第143章 杨部长的二次通话(1 / 2)

常委会的决议如同一道明确的发令枪响,驱散了笼罩在“国家级高新区”构想之上的最后一丝不确定性。

照海市的权力机器,在市委的定调下,开始围绕着这一中心任务高效运转起来。

叶辰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力,也感受到了随之而来的、更为具象的压力。

蓝图被批准,意味着他必须将纸上谈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推进。

他主持召开了高新区前期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将常委会的精神迅速传达,并将各项任务以更严密的体系分解下去。

发改委、科技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核心部门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钟表,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开始产出更为详尽的专项报告、规划图纸和政策草案。

工作虽然繁忙,但推进的节奏却在叶辰的掌控之中,条理清晰,目标明确。

然而,他深知,真正决定高新区命运的因素,往往并非完全掌握在市一级的手中。

省里的态度,如同一片高悬于顶的云,不知会降下甘霖还是风暴。

这风暴的征兆,在一个周四的下午,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来临。

叶辰正在审阅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交的三套预选址方案的深度比选报告,桌上的那部红色保密电话再次突兀地响了起来。

依旧是省委组织部杨东部长的号码。

叶辰的心微微一提,迅速调整了一下呼吸,拿起听筒,声音沉稳如常:“杨部长,您好。”

“叶辰同志,没在开会吧?”杨东的声音听起来比上次少了几分刻意的深沉,多了几分难以捉摸的随意。

“没有,部长,正在看一些材料。”叶辰谨慎应答,心中快速揣测着这次来电的意图。

“嗯,”杨东似乎笑了笑,“听说你们照海,最近动静不小啊。常委会刚开过,明确了要搞国家级高新区?”

叶辰心中凛然。常委会的内容,这么快就传到了杨东耳中,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

他不敢怠慢,简要汇报了常委会的基本精神和后续的工作部署,重点强调了“分步走”的稳妥策略和前期夯实基础的工作重点。

杨东安静地听着,没有像上次那样提出具体问题考校。

待叶辰说完,他沉默了片刻,忽然问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

“叶辰啊,你对邻省那个‘淮湖新区’这几年的大发展,怎么看?我记的,他们起步阶段,条件还不如你们照海现在吧?”

这个问题如同一枚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叶辰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淮湖新区”是邻省近年来崛起的一个明星级开发区,以其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和敢为人先的政策突破闻名。杨东此时提及,绝非无意。

叶辰大脑飞速运转。他不能简单赞美,那可能显得盲从;也不能妄加批评,那可能显得狭隘。他需要透过这个案例,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和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