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豫菜春秋 > 第181章 研究会新课题:研“豫菜营养标准”,促健康饮食

第181章 研究会新课题:研“豫菜营养标准”,促健康饮食(2 / 2)

- 鲤鱼焙面:用蜂蜜代替30%的白糖,鲤鱼炸制时间缩短1分钟,减少油脂吸附,每道菜糖分控制在≤20克。

这些优化建议并非凭空提出,而是经过了多次“风味与营养平衡”测试。

比如胡辣汤减盐后,团队邀请100位老顾客试喝,80%的顾客表示“味道稍淡但能接受”,20%的顾客觉得“不够味”。

研究会据此调整,在减盐的同时加入少许香菇粉提鲜,再次试喝时,90%的顾客认可了新口味:“鲜度没减,咸度刚好,喝着不口干了。”

除了单菜品的营养标准,研究会还计划制定“豫菜膳食搭配指南”。

比如“烩面+凉拌苦瓜”的组合,烩面提供碳水和蛋白质,凉拌苦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两者搭配营养更均衡;“胡辣汤+鸡蛋灌饼”的组合,建议将鸡蛋灌饼的油用量减少,增加鸡蛋比例,提升蛋白质摄入。

课题研究过程中,团队还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比如牡丹燕菜,传统做法中萝卜丝切得极细,营养检测发现萝卜中的维生素c因切割过细、暴露空气时间长而流失较多。

研究会建议“萝卜丝切好后立即用清水浸泡”,既能保持脆嫩口感,又能减少维生素c流失;同时在高汤中加入少许枸杞,补充β-胡萝卜素,提升菜品营养价值。

王建业作为厨师代表,全程参与课题研究,他感慨道:“以前做豫菜靠经验,觉得‘油多味香、盐多味重’,现在才知道,健康的做法也能保留好味道。比如烩面撇去浮油,汤更清亮,鲜味更突出;胡辣汤减盐后,菌菇的鲜才能被尝出来。”

他还带领后厨团队,根据研究建议改良菜品,目前明远楼的胡辣汤钠含量已降至每100克620毫克,烩面脂肪含量降至8%,顾客反馈“味道没变,吃着更舒服了”。

一月下旬,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研究会完成了20道豫菜的营养成分检测初稿,制定了首批5道菜品的营养标准和优化建议。

李明远在阶段性总结会上说:“这只是开始,我们要把‘豫菜营养标准’做成行业标杆,不仅明远楼要用,还要推广给更多豫菜馆,让整个豫菜行业都走向健康化。”

张教授补充道:“下一步,我们要扩大研究范围,将豫菜的季节性食材也纳入研究,比如春季的香椿、夏季的薄荷、秋季的菌菇、冬季的山药,给出不同季节的营养搭配建议;还要针对不同人群(儿童、老人、上班族),制定专属的豫菜食用指南,让豫菜更具普适性。”

为了让消费者了解课题进展,团队在明远楼门店设置了“豫菜营养科普角”,展示20道豫菜的营养成分检测数据和健康烹饪建议,还安排营养师现场答疑。“阿姨,您喝的胡辣汤现在减盐了,喝着不咸,对血压好。”

营养师小王向一位正在喝胡辣汤的阿姨介绍,“您要是担心不够味,可以加点醋,既提鲜又不增加钠摄入。”阿姨笑着说:“我说怎么最近喝胡辣汤不口干了,原来减盐了,味道还一样好!”

二月初,明远楼官方发布了“豫菜营养标准研究进展”,通过短视频、图文等形式,向消费者科普豫菜的营养知识,比如“一碗烩面的营养等于1.5个鸡蛋”“牡丹燕菜的维生素c含量比番茄还高”。

视频发布后,播放量突破200万,网友留言:“原来豫菜这么有营养!以后吃豫菜更放心了。”“期待早点看到完整的营养标准,跟着明远楼学做健康豫菜。”

看着网友的反馈,李明远心里满是期待:“‘豫菜营养标准’不仅是一个课题,更是豫菜传承与创新的方向。

未来,我们要让豫菜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健康的选择’,让更多人爱上豫菜,吃得美味,吃得健康。”

在河南省营养学会的会议室里,《豫菜营养标准研究课题方案》被整齐地叠放在桌上,旁边是厚厚的检测报告和优化建议。

这场关于豫菜营养的研究,不仅为明远楼的菜品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更将推动整个豫菜行业的升级——从此,豫菜在传承千年风味的同时,将以更健康、更科学的姿态,走进现代人的餐桌,成为“美味与营养兼具”的代表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