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豫菜春秋 > 第151章 调整辣度:推“特辣胡辣汤”,开拓市场

第151章 调整辣度:推“特辣胡辣汤”,开拓市场(2 / 2)

李明远点点头,看着电脑里特辣胡辣汤的包装设计——红色的主色调上印着火焰辣椒图案,中英双语标注“特辣预警!辣度升级40%”,还附了一行小字“中原辣味,够劲够味”。“推广重点要突出‘正宗中原辣’和‘满足重口味’,既要吸引怀念家乡辣度的华人,也要让本土食客觉得‘够刺激、有特色’。”

十月中旬,“东南亚特辣胡辣汤”正式上线。

清晨的马来西亚吉隆坡华味超市,试吃台刚摆好,就围满了好奇的食客。华人王先生端着试吃碗,喝了一口就眼睛发亮:“这才是胡辣汤该有的味道!之前的加辣版太温和了,这个特辣版,跟我小时候在河南喝的一模一样!”

本土食客拉希姆犹豫着尝了一口,辣得直吸气,却笑着喊:“再来一碗!这个辣很过瘾,比我们的咖喱还够味!”

社交媒体上,#豫菜特辣胡辣汤#话题迅速发酵。美食博主“东南亚吃货阿强”的试吃视频,不到半天就收获10万点赞。

视频里,他喝了一口特辣胡辣汤,瞬间辣得满脸通红,一边擦汗一边说:“这胡辣汤太狠了!但越辣越想喝,汤底超鲜,辣椒香一点都不冲,建议能吃辣的一定要试!”评论区里,不少网友留言“求超市地址”“想挑战特辣”,还有人晒出自己的试吃照片,掀起了一股“特辣打卡潮”。

上线首周,特辣胡辣汤就卖出了800份,远超预期。

月底统计时,首月销量直接突破3000份,较原版胡辣汤同期销量增长50%,其中60%的购买者是东南亚本土食客,40%是华人顾客。

陈先生特意给李明远打视频电话,镜头里是超市货架前挤满顾客的场景:“李总,特辣版卖爆了!很多本土食客都是第一次买豫菜预制菜,吃完特辣胡辣汤,又买了河南烩面和糖醋里脊,说要尝尝其他豫菜!”

更让团队惊喜的是,特辣胡辣汤的成功,带动了整个豫菜预制菜系列的销量。

原本销量平平的河南烩面,因为不少食客“搭配特辣胡辣汤一起买”,销量增长了20%;糖醋软熘鱼块因为“酸甜口解辣”,成了特辣胡辣汤的“黄金搭档”,销量也提升了15%。

周萌笑着说:“特辣胡辣汤就像个‘敲门砖’,不仅自己卖得好,还带火了其他菜品,让更多东南亚食客开始了解和喜欢豫菜。”

针对特辣版的反馈,团队又做了细化调整——在马来西亚、泰国等辣度接受度高的地区,增加特辣版的铺货量;在新加坡等口味偏温和的地区,推出“特辣版+原版”的组合装,满足不同食客需求。

同时,根据食客建议,在特辣胡辣汤的文化卡片上,增加了“中原辣味文化”的介绍,讲述河南人爱吃辣、善用辣的历史,让食客在品尝辣味的同时,也能了解背后的文化故事。

十一月初,李明远收到了东南亚市场的最新数据:豫菜预制菜总销量较上月增长40%,其中特辣胡辣汤贡献了35%的增量,本土食客占比从之前的20%提升到45%。

陈先生在电话里兴奋地说:“现在很多东南亚超市都来问,能不能多进点豫菜预制菜,尤其是特辣胡辣汤,根本不够卖!”

李明远站在研发中心的窗前,看着实验室里正在调试的新品——特辣版河南烩面、香辣版卤汁排骨,心里满是感慨。

从最初担心“辣度不符”,到根据反馈快速推出特辣版,再到带动整个市场的拓展,团队用“因地制宜”的调整,让中原的辣味在东南亚扎了根。

“接下来,我们要把特辣版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菜品上。”

李明远在团队会议上说,“根据不同地区的口味偏好,做更精准的产品调整,既要保留豫菜的魂,也要贴合当地的胃。只有让食客吃得满意,豫菜才能在海外市场真正站稳脚跟,走得更远。”

窗外的阳光洒进实验室,特辣胡辣汤的辛辣香气飘得很远,像是在宣告:中原的味道,正以最“够劲”的方式,在东南亚的土地上,绽放出别样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