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燎原之势(2 / 2)

就连偏远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也纷纷组织马帮和运输队,支援抗战。

国际社会的态度发生微妙变化。

美国宣布对日本实施部分物资禁运,英国向中国提供了一笔贷款,苏联继续秘密提供军事顾问和装备。

日本在国际上陷入孤立,但军国主义分子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东京召开紧急御前会议,决定向中国增兵,并批准使用更残酷的作战手段。

最残酷的战斗在华北平原展开。

日军为报复山海关之败,出动飞机大炮,对东北军防线进行狂轰滥炸。整连整营的官兵在炮火中牺牲,但活着的人没有后退一步。

一位年仅十七岁的小战士,在身中数弹的情况下,拉响手榴弹与日军坦克同归于尽。他的事迹被战地记者记录下来,传遍全国,激励了无数人。

在八路军方面,平型关大捷后,他们迅速转移,避免与日军主力硬拼,转而深入敌后,建立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上海租界内,各方势力也在积极活动。

一天深夜,张宗兴接见了一位神秘客人——英国军情六处的特工哈里森。

“张先生,我代表英国政府,对你们的英勇表示敬佩。”哈里森开门见山,“我们可以提供一些……非官方援助,包括情报和通讯设备。”

张宗兴警惕地问:“条件是什么?”

“希望你们能重点破坏日军在华东的军事设施,特别是机场和港口。”哈里森压低声音,“这符合我们共同的利益。”

经过慎重考虑,张宗兴接受了这笔交易。他知道这是与虎谋皮,但抗战急需外部支援。

更大的危机正在逼近。

通过内线情报,张宗兴得知日军正在策划一次针对抵抗组织领导层的斩首行动,代号“猎枭”。同时,细菌战的威胁依然存在,日军正在重建被破坏的实验设施。

“我们必须先发制人。”张宗兴在紧急会议上说,“在鬼子动手之前,打乱他们的计划。”

一个新的行动计划开始酝酿,目标直指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部。这将是一次比以往任何行动都更加危险的任务,但每个人都明白,退缩意味着死亡。

夜深人静时,张宗兴独自登上安全屋天台,望着被战火笼罩的城市。远处偶尔传来零星的枪声,提醒着人们战争仍在继续。

他想起了穿越前的世界,想起了历史书上关于这段时期的记载。

他知道,最黑暗的时刻尚未到来,但他也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光明终将到来。

“六哥,你在北平也要保重。”他轻声自语,手中紧握着一枚子弹壳。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每个人都被卷入这场历史洪流。

未来充满未知,但有一点是确定的:

中国不会屈服,中国人民将继续战斗,直到最后的胜利。

曙光再次降临,照亮了这片饱经磨难的土地。

新的一天开始,新的战斗即将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