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土在山谷入口翻起一道黄线,像刀锋划过地平。艾琳的手指猛地收紧,剑柄上的纹路硌进掌心。她抬起右手,将黄色哨笛送入口中,三短一长的哨音撕开空气。
远处东岭坡下,一队三十人的轻甲士兵立刻从掩体后冲出,列成散阵向谷口奔去。他们的脚步扬起碎石,盾牌斜举,弓手在前,矛兵压后。这是诱敌小队,任务是接触敌军、制造冲突、边打边退。
艾琳转身登上高岗指挥帐前的观测点。木台刚搭好,四面视野开阔。她抽出旗语杆,向左右两翼打出“静伏待命”的指令。西侧伏兵藏在林沟,东侧埋伏于岩缝,都不能动。主力必须藏住。
不到一刻钟,诱敌小队与敌前锋遭遇。马蹄声骤响,一队轻骑从谷道冲出,银灰色甲片连成一片,马鞍旁挂着统一制式的短斧。这不是流寇,也不是边境游匪,是正规突击骑兵。
艾琳眉头一沉。敌骑未减速,反而加速突进,直扑诱敌小队后方缺口。这不像被引诱,倒像是反咬。
她立刻改令,旗语翻转:“骚扰撤退,弓袭扰阵。”
诱敌小队迅速分两组,弓手回身连射三轮,箭矢落在敌骑前方五步处,逼得对方拉缰减速。接着队伍向两侧散开,边退边射,节奏紧凑。敌骑追击势头被压了一瞬,但很快重新集结,分成三列继续推进。
艾琳盯着他们行进路线。快到陷坑区了。那里的浮土已伪装完毕,绊索网埋得极浅,只等马蹄踩塌。只要敌军加速冲入,第一道防线就能触发杀机。
可敌骑在距陷坑三十步外突然勒马。一名骑官举手,全队停驻。接着两名探路兵下马,手持长杆向前试探。杆子插入地面,连续三次,每一次都避开陷阱位置。
他们识破了。
艾琳立刻判断:敌指挥官经验丰富,不会贸然冲锋。再等下去,诱敌小队会被包抄。
她抬手吹响绿色哨笛,两短两长。东侧伏兵收到信号,点燃预先堆好的草堆。浓烟腾空而起,灰黑色的烟柱笔直升起,像一根指向天空的手指。
敌骑官抬头看烟,又望向烟雾背后的山脊。他低声下令,主力开始转向,朝着烟雾方向移动。计策生效,他们以为主力藏在东侧。
艾琳却没松劲。她盯着敌阵后方,发现一队百人精锐正脱离主军,呈楔形队列,直插防线中部。那里是两段拒马之间的衔接带,因土质松软,木桩未能深埋,防御薄弱。
敌军目标明确——破防。
她立刻拔出红色哨笛,连续三响长鸣。这是最高级别警报,召回诱敌部队,转入全面防御。
同时她跃下观测台,抓起腰间佩剑,对传令兵吼:“调近卫二十人,随我赶往c段缺口!”
她沿着战壕奔跑,披风在身后翻飞。途中撞见两名巡逻兵,直接下令:“你们去南岗,通知弓手组立即向c段靠拢,准备压制射击!”
赶到缺口时,敌精锐已逼近五十步内。他们手持圆盾,头盔覆面,步伐整齐,显然是训练有素的攻坚部队。最前方三人扛着撞木,明显要强行突破拒马。
艾琳站定,抽出长剑,高喊:“列盾墙!矛组前置,弓手上前十步!”
二十名近卫迅速组成双层防线,盾牌交叠,长矛斜出。五名弓手从侧翼冲出,在距敌三十步处跪地搭箭。
“放!”
五支箭同时离弦,其中两支命中前排敌兵肩甲,一人踉跄倒地。敌军立刻举盾围成环形,继续推进。距离缩短到二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