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放!”
又一轮齐射,一支箭穿透盾缝,射中一名持撞木者的腿部。那人跪倒,撞木落地。敌军阵型出现短暂混乱。
艾琳抓住机会,大喊:“矛组,刺!”
长矛如林刺出,逼退最前排敌兵。双方隔着拒马对峙,谁也无法前进一步。
但敌军不退。后排不断有人补上,撞木再次抬起。他们开始用锤击砸拒马横木,铁钉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艾琳知道撑不了太久。她回头扫视战场,发现东侧烟雾已散,诱敌小队正在回撤途中,尚未归建。西侧伏兵仍按原令潜伏,不能轻动。眼下能调动的只有后勤岗哨和预备队。
她立刻下令:“传令兵!去北仓,调守库的十二人过来,带长柄武器!再让急救站的人把备用矛杆送来,我们要加固拒马!”
传令兵飞奔而去。艾琳亲自蹲下,检查拒马底部。木桩确实松动,泥土被雨水泡软,承重不足。她伸手摸了摸连接处的铁箍,发现有一处已经裂开。
“拿绳索来!”她喊,“把前后两段绑死!”
一名士兵递上麻绳。艾琳亲手缠绕,打结,再用石块砸紧。刚做完,敌军又发起一波冲锋。撞木狠狠砸在拒马上,整段结构晃动,浮土崩落。
“顶住!”艾琳站在最前,剑尖指向敌军,“弓手,瞄准持撞木的!”
弓手再次放箭。一支箭射中第二名持木者的手腕,他惨叫松手。撞木歪倒,敌军攻势暂缓。
就在这时,北仓援兵赶到。十二名守库士兵手持农叉、铁锹、旧矛杆冲入阵地。艾琳立刻分配任务:“两人一组,把矛杆插进拒马缝隙,形成第二道刺网!”
士兵们迅速行动。他们将矛杆斜插入地,顶端朝外,形成一片密集的尖刺屏障。敌军再想强攻,必须先面对这些裸露的利刃。
艾琳喘了口气,目光扫向谷口。敌主力仍在调整阵型,暂时未投入全部兵力。但他们显然不会放弃这个突破口。
她取出红色哨笛,准备下令西侧伏兵转移位置,以防敌军二次穿插。哨笛刚放到唇边,眼角余光忽然捕捉到异样——敌军后阵中,一辆黑色篷车正缓缓驶出,由四匹黑马牵引,车帘紧闭,周围环绕八名黑甲护卫。
那不是普通补给车。
艾琳瞳孔一缩。她记得在第569章缴获的黑色皮袋上,见过同样的徽记——那是邻国北部极寒军团的标志,专用于运送军令、毒药或重要人物。
她来不及细想,敌精锐再次集结。这次他们改变了战术,不再强攻,而是派出五人小队,手持钩镰,试图勾断拒马上的绳索和矛杆。
“弓手集中火力!”艾琳下令,“优先清除钩镰兵!”
箭雨落下,两名钩镰兵中箭倒地。但剩下三人匍匐前进,已接近拒马底部。其中一人甩出铁钩,准确挂住一根矛杆,猛力一扯。
矛杆松动,刺网出现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