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路,我会修!(1 / 2)

第318章:路,我会修!但这条路,要用你的钱来修

会议室里,空气仿佛被抽干了。

三百亿,三千亿。

这两个数字,从林默嘴里说出来,轻飘飘的,却又重逾万钧,砸在苏曼的心湖里,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滔天巨浪。

她那双商海沉浮多年、早已波澜不惊的眼眸,此刻正不受控制地收缩,瞳孔深处,倒映着林默那张平静的、甚至带着几分笑意的脸。

她见过画大饼的,也见过信口开河的,可从未见过有人能把“吹牛”这件事,说得如此理直气壮,如此……令人心跳加速。

长久的沉默后,苏曼忽然笑了。

不是那种商业化的、礼貌的微笑,而是一种发自肺腑的、带着几分荒谬和哭笑不得的笑。她向后靠在椅背上,身体的线条因为这个动作而舒展开来,那股紧绷的、女强人的气场也随之松懈了几分。

“林主任,你知道吗?”她拿起那杯已经凉透了的茶,却没有喝,只是用指尖摩挲着温润的杯壁,“上次让我有这种感觉的,还是一个在纳斯达克敲钟前夜,试图说服我追加五亿美元投资的疯子。”

“结果呢?”林默问。

“结果,我投了。”苏曼放下茶杯,目光重新变得锐利,“那家公司现在的市值,是我当初投资额的一百倍。”

言下之意,她不怕疯狂的想法,只怕没有支撑疯狂的实力。

“所以,现在轮到我了。”林默坦然地接受了她的比喻,没有丝毫的退缩,“苏总,请讲,你的问题是什么?”

“我的问题很简单。”苏曼站起身,踱步到窗边,与林默刚才站立的位置交错而过。她看着窗外那片广袤而荒凉的土地,声音冷静得像是在宣读一份财务报表,“三千亿,林主任,你是在卖我一座紫禁城吗?还是说,你找到了传说中点石成金的法术?”

她转过身,背对着窗外的阳光,整个人笼罩在一片阴影中,只有轮廓被金光勾勒,这让她看起来像一尊没有感情的神像。

“我们谈最现实的问题。钱。修一条横穿沙漠、连接数个绿洲城市的高速公路,需要多少钱?勘探、设计、材料、人工、设备……这每一个词背后,都是天文数字。据我所知,国家发改委今年批给西部试验区的启动资金,连买这条路上的沥青都不够。你没钱,国家也没钱。所以,你的三百亿,从哪来?”

她的话,像一把手术刀,再一次精准地剖开了问题的核心。

这一次,林默没有再用什么宏大的叙事去绕开。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看着这个女人用最理性的逻辑,为他布下一个无法回避的死局。

然后,他点了点头。

“苏总,你说得全对。”

他承认了。如此干脆,如此坦然。

“国家没钱。试验区也没钱。”他补充道,“而且,就算有,这笔钱,也不该由国家来出。”

苏曼的眉梢几不可查地动了一下。

“不该由国家出?”

“对。”林默走回桌边,从笔筒里抽出一支红色的铅笔,在面前的白纸上,画下了一个简单的结构图。一个方框,代表政府;另一个方框,代表企业。

“传统的基建模式,是政府出钱,或者政府贷款,然后招标让企业来修。政府承担了几乎所有的财政压力和投资风险。这种模式,在东部沿海地区或许行得通,因为那里经济发达,税收足以支撑。但在西部,这就是竭泽而渔。”

他用铅笔,在两个方框之间,画了一个大大的加号,然后又在外面画了一个更大的圈。

“所以,我的方案是,成立一个全新的平台。”

他的笔尖,在那个大圈上重重一点。

“一个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共同管理、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平台。我称之为——‘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基金’。”

“轰!”

这几个字,像一道惊雷,在苏曼的脑海里炸响。

她瞬间就明白了林默的意思。

这不是简单的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因为林默强调的是“共同管理”和“共享收益”。这意味着,资本在这里,将不再是单纯的承包商或债权人,而是拥有话语权和所有权的“股东”!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极其大胆的构想。

它将政府的公信力、政策资源,与私人资本的效率、灵活性,以前所未有的深度捆绑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