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我们不谈政策谈风险,你们这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
会议室里,苏曼的话音落下,像一颗被掐灭的烟头,在寂静中无声地释放着焦灼的余味。
“你们这里,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
这句话,如同一把冰冷的解剖刀,精准、无情,切开了林默那“引水灌田”宏大蓝图华丽的表皮,直抵其下最脆弱、最苍白的软组织。
那些被圈出的县城,那些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那些人心的博弈与权力的倾轧,在这一句最朴素、最实在的质问面前,都显得有些虚无缥缈。
是啊,没有路,一切都是空谈。
苏曼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地观察着林默。她那双洞悉世事的眼眸,像两台高精度的扫描仪,捕捉着他脸上任何一丝可能泄露的情绪:错愕、尴尬、恼怒,或是试图辩解的慌乱。
然而,林默的反应,再一次出乎她的意料。
他没有流露出任何被戳中痛脚的窘迫。他甚至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无奈,一丝自嘲,更多的,却是一种“你终于问到点子上了”的释然。
“苏总,一针见血。”
林默没有留在原地,而是转身,缓步走到窗边。他推开那扇陈旧的窗户,一股夹杂着沙土与阳光味道的干燥空气涌了进来。他的目光越过招待所尘土飞扬的院子,投向远方那片无垠的、与天相接的戈壁。
“你说得对,我们没有路。”他没有回头,声音平静地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我来这里半个多月,跑了周边几个县。你知道从这里运一车棉花到东海港的成本是多少吗?几乎等于同样一车棉花从东海港海运到鹿特丹。”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南山里有一种品质极高的苹果,甜度、脆度都远超市场上的任何品种。可山里的果农宁可让它们烂在树上,也不愿意摘下来。因为从山里运到绿洲市的运费,比苹果本身还贵。就算运出来了,经过几百公里的土路颠簸,一半也变成了果泥。”
苏曼静静地听着,她那双纤长的手无意识地端起了茶杯,却没有喝。
她带来的那份三百万美元的风险评估报告里,有整整一个章节,用冰冷的数据分析了西部地区的物流困境。可那些数据,远不如林默口中这两个活生生的例子来得触目惊心。
他不是不知道问题所在。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林默的脑海里,苏曼的剧本悄然变化。
【人物:苏曼】
【情绪:审视、意外、被压制的惊奇】
【内心真实诉求:他没有辩解,反而把问题撕得更开。他到底想干什么?承认困境,是为了博取我的同情,还是……他真的有解决方案?这个男人,总是在你以为看透他的时候,给你展现出更深的一面。】
“所以,”苏曼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林主任承认,你那个宏伟的计划,就是建在一片连地基都没有的流沙之上?”
她将问题又推了回去,更加尖锐。
林-默转过身,背靠着窗台,午后的阳光在他身上勾勒出一道金色的轮廓。他脸上的自嘲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灼人的专注。
“不。”他摇了摇头,目光灼灼地看着苏曼,“苏总,你搞错了一件事。”
“这片流沙,不是我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