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钱博那双藏在镜片后,显得有些浑浊,却又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最终还是选择了蓝色剧本,但同样做了修改。
“谢谢司长。我刚来,能参与这么重要的会议,对我来说是最好的学习机会。”他顿了顿,用一种请教的语气接着说,“只是,我担心自己业务不熟,记录时只能记下发言的字面内容,可能会领会不到领导们讲话的深层含义和精神实质。不知道司里有没有相关的资料,能让我提前学习一下,好在会上能听得更明白?”
他没有去问钱博想让他怎么做,而是主动示弱,以“想要更好地完成工作”为由,索要更多的信息。这既表现了他的积极和严谨,又把皮球巧妙地踢了回去。
钱博脸上的笑容,第一次带上了一点真实的温度。
“你这个年轻人,想得就是比别人多一层。”他赞许地点了点头,从手边一摞文件中,抽出一个薄薄的册子,递了过去。“这是会议的初步议程和与会人员名单,还不是最终版,但大差不差。你拿回去先看看,心里有个数。”
林默接过册子,入手微沉。封面上“绝密”两个红字,清晰醒目。
“至于你说的精神实质……”钱博重新拿起他的大茶缸,吹了吹上面的茶叶末,“在咱们这种会上,有时候,听比说重要,看比听重要。你负责记录,但别只带耳朵和手去,把眼睛和脑子也带上。”
这话,说得意味深长。
林默心中一凛,他知道,钱博这是在点拨他。他给自己的,不仅仅是一个记录员的身份,更是一个近距离观察最高层博弈的“特等席”门票。
“我明白了,谢谢司长指点。”林默郑重地将册子收好。
“去吧。把手头档案的工作先放一放,这几天就专心准备这个会。”钱博摆了摆手,又将注意力转回到了他的多肉上。
林默拿着那本薄薄的“绝密”册子,走出了办公室。
他一回到座位,张然就笑着凑了过来,压低声音道:“我就知道钱司会让你去。这活儿别人干不了,就得你这种记忆力好、坐得住的。”
他的话听起来是恭维,但林默的剧本却显示,他的情绪是【羡慕】和【善意的提醒】。
“张处长您可别捧我了,我这心里正打鼓呢。”林默也笑着回应,“这么大的场面,我怕自己给司里丢人。”
“没什么好怕的。”张然拍了拍他的肩膀,压得更低了些,“记住了,会上少说话,多看,多记。尤其是,别乱看,特别是主席台第一排的领导们,他们的茶杯,水续得勤不勤,盖子是开着还是合着,身体是靠着椅背还是往前倾……这些细节,比他们讲的话,有时候信息量还大。”
这番话,堪称是“部委生存秘笈”的精华版了。林-默知道,这是张然在真心实意地向自己示好。
“多谢张处长指点,我记下了。”
送走张然,林默翻开了那本册子。
会议议程写得冠冕堂皇,都是些“高举旗帜”、“深入贯彻”、“全面推进”之类的宏大叙事。但看到后面的与会人员名单,林默的呼吸还是不由得一滞。
名单上,一连串在新闻联播里才能见到的名字,赫然在列。部委的一把手,经济大省的省委书记,大型央企的董事长,顶级智库的首席专家……这简直就是华夏经济领域的“复仇者联盟”。
而当他的目光扫到专家组名单的末尾时,一个熟悉的名字,让他的瞳孔猛地收缩。
高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