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给楚天雄的草案判了死刑的前发改委副主任,竟然也在这次会议的拟邀专家之列。
林默的心脏,不规律地跳动了几下。
这真是……巧了。
他正愁如何将楚天雄的方案摆上台面,现在,方案的原创者虽然远在天边,但当年方案的“终结者”,却要自己送上门来了。
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林默的脑海中,无数的念头在翻涌、碰撞,一个大胆的计划,开始在他心中慢慢成形。
他合上册子,却没有立刻开始准备会议材料,而是重新走回了那排巨大的铁皮柜前。
他打开了那个存放着2013年档案的柜子,从里面取出了厚厚的一摞文件。
全是当年高建军副主任主持工作期间,所有关于西部开发的调研报告、会议纪要和政策批文。
他要把自己对手的每一招、每一式,都研究得明明白白。
他要知道,高建军的“稳健”,到底是出于公心,还是藏着私利。他要知道,这位昔日的高官,他的理论软肋和逻辑缺口,到底在哪里。
他不是要去跟一位前国家领导当面对质,他没那个资格,那也是最愚蠢的做法。
他要做的,是在一个恰当的时机,以一个记录员的身份,提出一个所有人都无法回避,却又恰好能由他来回答的“问题”。
一个能让楚天雄的“内循环”构想,以一种全新的、不容置疑的方式,重回牌桌的问题。
接下来的几天,林默彻底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里。他没有在办公室,而是申请了一间空的会议室,将自己和那堆积如山的材料,一起锁在了里面。
办公室里的人对此议论纷纷。
“这小林,也太把鸡毛当令箭了吧?不就是个会议记录吗,至于搞得跟要闭关修炼一样?”
“你懂什么,这叫态度。做给领导看的。”
高远听着这些议论,嘴角挂着一丝冷笑。在他看来,林默这就是典型的“小地方干部”做派,没见过世面,抓住一根稻草就以为是救命的绳索。一个记录员,还能翻了天不成?他已经打过招呼,会上自然有人会“关照”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让他明白京城的水到底有多深。
他不知道的是,在那间紧闭的会议室里,林默并非在“修炼”,而是在“铸剑”。
他以楚天雄的草案为骨,以十年档案的数据为肉,以自己对未来经济走向的判断为魂,正在铸造一柄锋利无比的剑。
这柄剑,还没有名字。
但林默知道,当它出鞘的那一刻,整个会场,都将听到它的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