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从故纸堆里挖金矿(2 / 2)

高建军的“稳健”,或许有他自己的考量,但客观上,也保护了这些利益集团的蛋糕。

“那份草案,是个禁区,谁碰谁死。”陆铭最后警告道,“高远只是个马前卒,他背后那些人,才是你真正惹不起的。听我一句劝,把那东西锁进柜子,就当从没见过。你还年轻,前途无量,没必要为了一件陈年旧事,把自己搭进去。”

挂了电话,林默久久没有说话。

陆铭的话,和钱博的警告,几乎是一个意思。所有人都告诉他,那是一个雷区,不要去碰。

可林默看着抽屉里那个蓝色的文件夹,心中却燃起了一股执拗的火焰。

如果一份正确的、能为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利益的方案,仅仅因为触动了部分人的利益,就要被永远尘封。那他来到京城,来到这个国家权力的心脏,意义又何在?

难道就是为了学会看人眼色,学会趋利避害,最终变成另一个钱博,或者另一个高远吗?

不。

他想起了韩立农的话。

“你是尖兵。”

尖兵的任务,就是要在迷雾中,为大部队趟出一条路来。哪怕这条路上,布满了地雷。

林默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的顾虑和恐惧都压了下去。他重新打开电脑,开始在内部的规章制度库里,搜索一个关键词——“政策后评估”。

这是国家部委的一项常规工作,即对已经执行或被否决的重大政策,在若干年后,重新进行评估,分析其长远影响和得失。

他找到了。

《国家重大经济政策后评估工作暂行办法》的第三条第七款明确规定:对于因历史条件限制、存在重大争议而被搁置的政策草案,经所在司局领导班子半数以上成员同意,可启动“回顾性研究”程序。

林-默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弧度。

他不想去“翻案”,那太扎眼,也太愚蠢。

他要做的,是按照规则,申请一次光明正大的“回顾性研究”。

他要把楚天雄这份被尘封的草案,重新摆在所有人的桌面上。不是以“翻案”的形式,而是以“学术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形式。

他要让所有人都看看,当年我们到底错过了什么。

至于谁会因此而跳脚,谁会因此而寝食难安,那就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了。

他关上电脑,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子。窗外的京城,灯火辉煌,像一片深邃而璀璨的星海。

他知道,当他做出这个决定的这一刻,自己就已经从一个岸边的观察者,变成了一个主动跳进漩涡中心的弄潮儿。

前路是惊涛骇浪,还是星辰大海,犹未可知。

但他心中,却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脚踏实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