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从故纸堆里挖金矿(1 / 2)

林默立刻调取了另一份档案,那是2013年冬季,由高建军副主任带队,赴西部几省进行实地考察的报告。报告的结论部分,明确指出了当时西部开发存在的一些“冒进思想”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并强调要“尊重客观规律,稳步推进,防止大干快上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这番话,和那份否决批示上的“过于激进,罔顾现实”,简直如出一辙。

线索,串起来了。

当年,意气风发的楚天雄,带着他那份石破天惊的“内循环”草案,试图为西部发展闯出一条新路。而这份草案,却与当时主管相关工作的高建军副主任“稳步推进”的思路,发生了剧烈的碰撞。

最终的结果,是楚天雄的理想被“束之高阁”,他本人也被“发配边疆”,从此销声匿迹。而高建军的“稳健”,则成为了之后数年西部发展政策的主基调。

那么,高远和高建军,又是什么关系?

林默几乎不需要再查,高远那过激的反应,已经说明了一切。他维护的,正是他父亲当年的“政治正确”。他不希望任何人翻开这页旧账,更不希望有人质疑他父亲当年的决策。

因为一旦楚天雄的方案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么他父亲高建军,就成了那个因为保守和狭隘,而耽误了西部发展数年之久的“罪人”。

这对于一个曾经身居高位的政治家来说,是比任何处分都更严重的否定。

林默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这堆故纸堆,果然是一座金矿。他不仅挖出了楚天雄这份宝藏,还顺藤摸瓜,挖出了自己在这个新环境里,第一个,也是最危险的一个“敌人”的全部根底。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

是一条短信,来自陆铭。

“小子,听说你第一天上班,就跟你们司里的‘高衙内’顶上了?可以啊,比我想象的还能惹事。”

林默挑了挑眉。这消息传得可真快。看来这栋大楼里,确实没有秘密。

他回了一条:“谈不上顶撞,只是学术交流。”

很快,陆铭的电话直接打了过来。

“学术交流?你糊弄鬼呢?”电话那头,陆铭的声音带着几分幸灾乐祸,“我可听说了,你把高远气得脸都绿了。你知道他爸是谁吗?就敢这么硬刚?”

“知道,前副主任高建军。”林默的回答言简意赅。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陆铭的语气严肃了起来:“你知道还敢惹他?林默,我跟你说正经的,高建军虽然退了,但门生故吏遍布各个部委,影响力还在。高远是他唯一的儿子,宝贝得很。你得罪了他,以后在发改委的日子,绝对不好过。”

“我没想得罪他,是他自己找上来的。”林默淡淡地说。

“因为楚天雄那份东西?”陆铭的反应很快。

“你……也知道?”林默有些意外。

“废话。当年楚天雄在发改委,那可是神仙一样的人物,才气和脾气一样大。他跟高建军拍桌子的事,老人儿谁不知道?”陆铭压低了声音,“楚天雄那套东西,太超前了,也太得罪人了。你想想,真按他说的搞,东部的资本全被引导去西部了,那些靠着资本在东部做项目、拿政绩的人怎么办?还有,西部那些舒舒服服躺在国家财政补贴上,靠卖资源过日子的‘土皇帝’们怎么办?他那是想凭一己之力,把所有人的饭碗都给砸了,能有好下场吗?”

陆铭的话,像一把手术刀,瞬间剖开了问题的核心。

楚天雄的失败,表面上看是与高建军的路线之争,但根子上,是触动了当时盘根错节的,东西部双向的利益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