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小鬼当家之1978 > 第72章 璧山行与香港的“惊喜”

第72章 璧山行与香港的“惊喜”(2 / 2)

他伸手,轻轻将她挽得过高的衬衫袖子拉下来,整理好,动作带着他自己都未察觉的温和。

“先把衣服穿好,别着凉。”他的语气平静,却不再带有责问,“然后,去客厅坐下,我们得好好谈谈。关于逃课,关于你的任性,以及……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三井熏感受到他语气里的缓和和那份熟悉的关心,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一半,巨大的喜悦和委屈涌上心头,眼圈瞬间就红了。

她用力点头,声音带着哽咽:“嗨!我都听肖君的!”

肖镇看着她这副雨带梨花、我见犹怜的模样,心中暗叹:他的清净回归生活,以及原本计划中规规矩矩重返学业的节奏,看来从踏进家门的那一刻起,就被这位不请自来的东瀛“好朋友”彻底打乱了。

处理这件事的复杂程度,恐怕不亚于他刚刚完成的那部85万字的小说。

看着眼前眼圈微红、一副全然依赖姿态的三井熏,肖镇心中那点无奈渐渐转化为一种清晰的责任感。

他不能任由这个女孩因为一时的冲动而荒废学业,更不能让她在自己这里找到逃避责任的借口。

他没有再责备她,而是平静地领着她来到客厅,给她倒了一杯温水。

“坐下,慢慢说。”肖镇的声音缓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把你在日本的情况,以及为什么突然做出这样的决定,原原本本地告诉我。”

在三井熏断断续续、夹杂着日语的叙述中,肖镇大致明白了缘由。

升入高三的学业压力,家族对她未来规划的期许(更多是联姻方面的暗示),以及对肖镇长达两个月“失联”的思念和不安,种种情绪叠加,让她一时冲动,选择了最直接的“逃离”方式,飞来了她心中唯一的避风港。

听完她的诉说,肖镇沉默了片刻。他理解她的压力,但不能赞同她的做法。

“小熏,”他用了更亲近的称呼,目光坦诚地看着她,“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东京大学的梦想,是你自己选择的,也是我对你的期望。

贵族高中的学业,是你实现这个梦想的阶梯,不能轻易放弃。”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坚定:“你的家族,你的未来,都需要你自己用能力和成就去争取话语权,而不是用任性去对抗。

你在这里,并不能改变任何现状,只会让你的父母更加担心,让你的对手更有理由轻视你。”

三井熏低着头,眼泪无声地滑落,她知道肖镇说的是对的。

“至于我,”肖镇继续说道,语气柔和了些,“我的研究和工作有时会进入非常专注的阶段,可能会暂时忽略外界,但这并不代表什么改变了。

我们依然是‘好朋友’,这一点不会变。

但你也要学会独立和坚强,不能把所有的情感都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

他拿出手机,查看了航班信息。“听着,小熏。今晚好好休息一下,明天一早,我会让人送你去机场,返回东京。

我会和你父亲通个电话,解释情况,希望他能理解并给你一些空间。

但前提是,你必须立刻回到学校,拿出比以往更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学业,用明年东大的录取通知书来证明你自己。能做到吗?”

三井熏抬起泪眼朦胧的脸,看着肖镇清澈而坚定的目光,仿佛找到了主心骨。她用力地点了点头,带着哭腔却无比认真地说:“嗨!我明白了,肖君!我会回去的,我一定会考上东大!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肖镇点了点头,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好,记住你的承诺。去洗漱一下,然后好好睡一觉。客房已经收拾好了。”

第二天清晨,肖镇亲自将情绪稳定下来的三井熏送到了香港国际机场,看着她通过安检,登上了返回东京的航班。他也如约与三井熏的父亲进行了一次简短而有效的沟通,委婉地说明了情况并表达了希望家族能给予女儿更多理解和支持的意愿。

送走三井熏后,肖镇没有直接回大埔的公寓,而是让刘兵开车到了大屿山附近。

他需要一点独处的时间,让海风吹散这一夜的纷扰。

站在海边,看着起起落落的飞机,他意识到,随着自己影响力的增长,围绕在他身边的人和事会越来越复杂,如何平衡与引导,将成为他必须面对的课题。

下午,肖镇终于回到了香港科技大学。

他背着简单的双肩包,径直走向林方宾教授的办公室。

敲门进去,林教授正伏案疾书,看到是他,立刻放下了笔,脸上露出了欣慰又带着几分调侃的笑容。

“我们的大忙人、奥运选手、畅销书作家终于舍得回巢了?”林教授笑着打趣道,“你这假期过得可比在实验室里丰富多彩多了。”

肖镇难得地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笑容:“教授,您就别取笑我了。这段时间确实处理了一些私事。

现在,一切都已安排妥当,我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最后一学年的博士课程和研究中了。”

林教授满意地点点头,神色恢复了严肃和期待:“很好。你之前关于量子引力的框架性工作,已经引起了全球理论物理学界的巨大反响,有几个顶尖团队正在试图沿着你的思路进行深入研究和实验验证。

我们接下来的工作非常重要,需要进一步夯实理论,完善数学表述,并积极跟进可能的实验进展。

另外,石墨烯的应用开发项目,工业界的朋友们可是催得很紧啊。”

“我明白,教授。”肖镇的眼神重新变得专注而锐利,那是属于科研工作者的光芒,“我已经准备好了。”

从林教授办公室出来,肖镇走向自己那间熟悉的实验室。

他知道,属于他的战场,终究是在这里,在那些充满无限可能的公式、数据和实验仪器之间。

外面的喧嚣与光环终将褪去,而探索未知、创造未来的道路,依然漫长而充满挑战。他的博士最后一学年,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