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顶替下乡名额(1 / 2)

刘光鸿没理她,径直走到阎解矿面前,慢悠悠地说:“解矿,我记得你下乡前,可是私下取家里钱,被三大爷追着打半条街,没一个人帮你。现在乡下待五年,还是没学会人情世故?”

阎解矿的脸“唰”地变白,满嘴大道理,说不出话。

刘光鸿站起身,环视着那群知青:“你们以为2000个名额是天上掉下来的?那是给工坊招工人,是去干活的,不是去享福的,是去建设小镇!

工坊要的是能修机器、能搞种植、养殖,能踏实肯干的,不是要你们这些只会跪着要饭的!”

他指着请愿书:“你们说自己下乡多年,有什么功劳,谁在乡下种过十亩地以上?谁修过农机?谁得过公社的表彰?都拿不出吧?”

知青们被问得哑口无言,有人低下头,有人涨红脸。

刘光鸿又看向王主任,似笑非笑地说:“王主任,您儿子高中毕业,会干啥?会修车还是会种地?要是啥都不会,去工坊也是添麻烦,您就别跟着凑热闹。”

王主任的脸一阵青一阵白,想要张嘴,但看见吃瓜群众越来越多,骑上自行车灰溜溜地离开,只是小声嘀咕,这个仇她一定会报复的,。

“至于你们。”刘光鸿的目光回到知青身上,“想进工坊,可以。按规矩来,填登记表,算分数,够分数线自然能进。要是再敢来这一套,别说名额,我让治安所来请你们去喝茶!”

他忽然笑了:“说实话,我还得谢谢你们。你们这一闹,让我看清楚,就是要坚持底线,这名额啊,给对人是助力,给错人,就是对镇子的祸害。”

阎解矿还想争辩,被旁边一个知青拉拉胳膊。那吴知青低声说:“解矿,快走吧,咱确实没理,再闹下去更难看,到时候人家去知青办反映,就完蛋。”

三十个知青灰溜溜地爬起来,拍拍膝盖上的土,谁都没敢再说话,低头迅速撤离。他们路过三大爷家门口时,听见三大爷在院里哼小曲:“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哟!”

阎解矿的脸像被扇一巴掌,闹剧过后,胡同里的人都在议论这事。

有人说刘光鸿太不给面子,有人说那些知青活该,更多的人觉得,刘光鸿做得对,宝贵的名额就该给真正需要的人,给能干活的人。

赵卫东没继续跟着阎解矿瞎闹,他去了解评分标准,赶紧回家翻出在乡下得的“劳动模范”等奖状,又填登记表,送去办事处。

没过两天,还真收到五星机械工坊的录取通知,虽然排名靠后,但总算有盼头。

他去工坊报到那天,正好碰见刘光鸿。刘光鸿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好干,别学那些只会闹事,不从自身找理由的。工坊不看你闹得有多好,就看你活儿干得多好。”

赵卫东用力点头:“刘厂长放心,我肯定好好干!”

阎解矿没拿到名额,灰溜溜地回乡下。听说他在四九城到处说刘光鸿的坏话,结果被公社书记骂一顿:“人家刘局长给咱公社低价卖十台播种机,你还在这儿说三道四,良心被狗吃掉?”

三大爷倒是得个好处。刘光鸿觉得他上报有工,就让他兼职去工坊的食堂帮忙查账,一个月给十五块钱,乐得三大爷见人就夸光鸿“懂事理,不像阎解矿生他,不如生个叉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