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纯属上来找抽!(1 / 2)

轮到最后一个,他停了一下,笑了笑说:“怀石料理本身没问题。”

啊?

记者们眼睛瞬间亮了:“所以您是说,您很认可樱花国的怀石料理?”

苗侃摇头:“那也不是。”

“你们对‘怀石’这俩字的理解,恐怕有点跑偏了。”

啥?

这话一出口,全场愣住!

怀石料理不是樱花高级餐饮的代表吗?

还能理解错?

一位来自樱花的记者先是一懵,马上反应过来,认真说道:“苗先生,别人我不敢说,但我可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自家饮食文化应该不会搞错吧?”

是吗?

苗侃不慌不忙,坐得稳稳的。

慢悠悠地说:“那你来说说看,你觉得怀石料理到底是个啥?”

能来九州做专访的记者,都不是等闲之辈。

对方一点没卡壳,立马条理清晰地讲开了:

“怀石料理最初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防止饿着。”

“我们樱花这边普遍认为,这个词来源于禅宗。禅门里有个说法叫‘温石’。”

“古代禅院规矩严,和尚们过了中午就不能吃饭。”

“晚上打坐时间长,肚子空,体温降得厉害,冷得发抖。”

“于是有人把石头烧热了塞怀里,靠那点暖意撑过去。”

“这就叫‘温石’。”

“后来这概念被用到茶道上,主人会在品茶前给客人上点小菜,避免空腹饮茶伤身。”

这些菜都很朴素,主打一个原汁原味。

没想到意外好吃,慢慢就越做越精致,成了今天鼎鼎有名的“怀石料理”。

这记者是专业美食报道出身,说得头头是道。

加上翻译一字不漏转达,在场的人都听呆了。

听起来好像也能成立,但又总觉得哪儿怪怪的。

话说完,他还特意转向苗侃,客气地问:“那您心目中的怀石料理是什么样的呢?”

“跟我刚才说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

苗侃说:“你们搞混了。”

一句话砸下来,四周全静了!

一个九州厨师,反过来教育樱花人他们自己文化的根?

乍一听挺狂,但人家刚赢了比赛,说得太难听也不合适。

苗侃继续道:“怀石料理真正的源头,其实在咱们九州的《道德经》里。”

众人屏住呼吸。

“《道德经》有句话:圣人被褐怀玉。”

“意思是,外表穿着粗布衣裳,怀里却藏着美玉。”

“强调的是别看表面,要看内里的价值。”

“你们樱花的怀石料理,讲求极简、返璞归真,吃食材本来的味道。”

“这不是跟‘被褐怀玉’一个路子吗?”

“至于抱着块热石头取暖的说法,听着像民间故事,不如这个来得靠谱。”

“估计当年‘怀玉’传过去,翻译时变成了‘怀石’,就这么定了下来,变成了一种料理风格。”

“……”

话音落下,整个场子鸦雀无声。

尤其是那些樱花记者,脸都绿了。

从小到大,谁听过这种说法?!

这简直是要掀翻教科书啊!

“不……不可能吧?我真是头一回听说。”

“可仔细想想,苗先生讲的逻辑还挺顺……比起温石头那种解释,反倒更有依据。”

“如果真是这样……”

几个樱花记者低声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