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顶级炼丹(2 / 2)

里面空无一物,

只有一缕极淡的炊烟,

带着桂花、铁锈、酒旗和胭脂的混香,

袅袅升起,

穿过屋瓦,

散进真正的长安夜空。

她抬手按住心口,

听见那里传来新的声音——

不是更鼓,

不是婴啼,

不是丹成的玉磬,

而是最简单的一句:

“婉儿,回家吃饭。”

炊烟散尽,丹房复归冷寂。

案头漏刻的水恰好滴完最后一粒铜珠——

子时已过,又是新的一天。

婉儿仍坐在原地,掌心覆着心口,

那里面,一座城在缓慢地呼吸。

她试着起身,膝弯却一阵酸软,

仿佛一夜之间,骨骼被坊巷的石板重新铺过。

铜镜的碎片忽然自己动了。

千百片碎光像雀鸟,哗地飞起,

在丹房顶空盘旋,

拼出一行闪烁的字:

【丹名:长安】

【火候:一生】

【药引:一顾】

字迹只亮了三息,便“叮”地一声,

化作一枚极薄的铜钥匙,落在她掌心。

钥匙无齿,只刻着两个小字:

“掖庭”。

婉儿垂眸,半晌无声。

那是她此生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却也是此刻唯一的路。

她拢了拢发,将铜钥匙系在腰间,

推门而出。

长安的夜仍热闹,

可今晚的灯火对她格外温柔。

朱雀大街的青石缝里,

钻出细小的桂树嫩芽;

酒肆的幡旗无风自鼓,

旗角向她点头;

更夫敲着柝子,

却唱起她儿时母亲哄睡的调子。

她一路向南,

穿过永崇里,穿过兴宁坊,

每走一步,

体内那座“长安”便亮一坊灯火,

像有人替她举灯照路。

尽头是高墙。

墙头的铁棘早锈,

月色下泛着暗红。

她抬手,铜钥匙对准虚空——

没有锁孔,

可墙却像纸一样,

轻轻裂开一道缝。

缝隙里吹出旧年的风:

带着梨花、带着药炉、

带着少女低声背诵《女则》的嗓音。

婉儿深吸一口气,

侧身而入。

墙后并非宫苑,

而是一条极长的回廊。

廊柱朱漆斑驳,

脚下铺的不是金砖,

而是一页一页翻开的黄册。

每一页,都是她此生一次失败的丹方。

朱砂圈出的“差一味”,

在脚下发出微光,

像一串引路的星。

她赤足踏去,

黄册便化作萤火,

飞进她袖口,

归于体内那座城的灯市。

尽头是一间低矮的小屋。

推门,屋内陈设如旧:

一张窄榻,一只炭盆,

盆边蹲着个穿旧年宫装的小小女孩,

正用铜箸拨火。

小女孩回头,额心朱砂,

与她如出一辙。

“阿姊,”

女孩声音软软糯糯,

“最后一味,你带来了吗?”

婉儿摊开手,

掌心空空,

却有一缕炊烟从她指缝溢出,

在屋里盘旋不散。

“带来了。”

她轻声答,

“是我自己。”

小女孩笑了,

伸手去牵她。

指尖相触的瞬间,

整座回廊、黄册、小屋、

乃至高墙,

轰然碎成光屑。

光屑飞旋,

凝成一枚圆润的丹丸,

悬停在她心口之前。

丹丸无色,

却映出万家灯火。

婉儿抬手,

将它按进胸膛。

咚——

心跳重归一声。

她睁眼,仍在丹房。

铜镜完好如初,

炉膛冷透,

案上多了一只小小锦囊。

锦囊以旧宫锦缝成,

针脚是她七岁时的歪歪扭扭。

里面只有一张字条:

【丹成,名:归人。

服法:活在今日。】

婉儿把锦囊系在腰间,

推门而出。

天已破晓,

长安城第一缕炊烟升起,

带着桂花、铁锈、酒旗和胭脂的混香,

像是谁在远处喊:

——婉儿,回家吃饭。

婉儿走在破晓的长安街头,晨曦洒在身上。她感受着体内长安的呼吸,脚步愈发坚定。路过集市,热闹非凡,卖花女递来一朵桂花,笑道:“姑娘,这花可香啦。”婉儿接过,花香萦绕。

突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一群官兵策马而来。为首将领勒马停下,打量着婉儿:“可是上官婉儿?”婉儿镇定点头。将领拱手道:“陛下听闻您炼成奇丹,特召您入宫一叙。”

婉儿心中一动,跟着官兵入宫。踏入宫殿,金碧辉煌。她见到陛下,行礼后,陛下笑道:“听闻你以长安为引炼成神丹,可有此事?”婉儿将炼丹经过道来。陛下听后,赞叹不已:“如此神丹,望你能为社稷所用。”婉儿领命,从此,她以“归人”之丹的力量,辅佐陛下,让长安更加繁荣昌盛,而那缕带着混香的炊烟,也一直飘荡在长安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