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在造大明 > 第369章 邓芝龙入京

第369章 邓芝龙入京(1 / 2)

第三百六十九章 郑芝龙入京 - 君臣奏对

紫禁城,这座承载了六百年华夏荣光与权谋的城池,对许多人而言,是毕生的向往,是无上的荣耀。但对于郑芝龙而言,此刻踏入午门的那一刻,心中却没有半分激动,唯有如履薄冰的沉重与警惕。

他,郑芝龙,曾经是纵横东南沿海,令官府头疼、令海盗胆寒的“海上皇帝”。麾下楼船千艘,甲士数万,富可敌国,割据一方。他习惯了海风的咸腥,习惯了甲板的颠簸,习惯了用刀剑和银钱说话。然而今天,他脱下了熟悉的倭刀,换上了御赐的蟒袍,走进了这座用汉白玉和琉璃瓦堆砌的、象征着绝对权力的牢笼。

“郑帅,请上船。”一名内侍的声音将他从纷乱的思绪中拉回。

他抬头望去,只见一艘画舫已等候在码头,船头立着两名面无表情的锦衣卫。这不是去见朋友,更像是被“请”去赴一场鸿门宴。郑芝龙心中冷笑一声,面上却不动声色,拱手道:“有劳公公带路。”

他知道,这道旨意,是皇帝的召唤,也是试探。自收复台湾,平定东南,他郑家的势力如日中天。福建水师提督的官印握在手里,但真正的力量,是他那支只认他郑字旗号、不听朝廷调遣的庞大舰队。崇祯皇帝,这位年轻得过分的皇帝,雄才大略,手腕强硬,绝不会容忍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召他入京,名为封赏,实为削藩!

画舫平稳地驶过护城河,两岸的宫殿楼阁在眼前飞速后退,一如他此刻飞逝的安稳岁月。郑芝龙负手立于船头,目光深邃地望着越来越近的紫禁城。他能感觉到,无数双眼睛正从那些高高的窗户后注视着他。他不是来邀功的,他是来做交易的。用自己的部分兵权,去换取一个更长远的、更稳固的未来。

……

御书房内,崇祯放下手中的朱笔,目光投向殿外。他算着时间,郑芝龙的船队应该已经抵达午门了。

“陛下,”方正化低声问道,“郑帅已至午门,是否宣他觐见?”

“让他再等等。”崇祯淡淡道,“朕,要让他明白,在这座宫城里,耐心比什么都重要。”

方正化微微躬身,不再言语。他太了解陛下了。这种看似无意的等待,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施压。让一个习惯了掌控一方的人,在未知的悬念中煎熬,是瓦解其心防的第一步。

又过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殿外传来太监尖细的唱喏声:“福建水师提督,郑芝龙,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这才缓缓开口:“宣。”

郑芝龙迈步走进御书房。与刚才在画舫上的从容不同,此刻的他,腰背挺得笔直,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的拘谨。他深知,从他踏入这扇门的那一刻起,他的一言一行,都将被无数只耳朵记录,被无数双眼睛审视。

“臣,郑芝龙,叩见陛下。”他行了一个标准的官场叩拜礼,声音洪亮。

“平身吧。”崇祯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他亲自走下御阶,来到郑芝龙面前,亲手将他扶起。“芝龙,一路辛苦了。”

这声“芝龙”,而非“郑帅”或“爱卿”,瞬间拉近了君臣的距离,却又让郑芝龙心中警铃大作。这种看似亲近的称呼,往往意味着对方已将你看穿,要对你倾吐肺腑,或是……设下圈套。

“谢陛下关怀。能为陛下效力,臣万死不辞。”郑芝龙抬起头,目光坦诚,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激动与荣幸。

崇祯满意地点点头,引着他走到一旁的软榻坐下。“坐,坐。朕今日召你前来,是为了一件大事,一件关乎帝国未来的大事。”

郑芝龙依言坐下,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洗耳恭听的态度。

崇祯负手而立,目光望向墙上的巨幅舆图,那上面,新附的台湾府和遥远的吕宋群岛被标注得格外醒目。“朕登基以来,励精图治,整顿吏治,改良军械,开海兴贸。如今,辽东战事已定,后金匪酋皇太极授首,天下初定。然,朕的目光,不止于此。”他转过身,盯着郑芝龙的眼睛,“朕要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明!一个海疆万里,四夷宾服的大明!”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让郑芝龙心头一震。这才是这位年轻帝王真正的野心!他不仅仅是想做一个守成之君,他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郑芝龙立刻表态,心中的震撼很快被一种兴奋所取代。他等的就是皇帝这句话!这说明,他的价值,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体现!

“很好。”崇祯赞许地点头,“朕知道,你熟悉海务,麾下将才济济。朕想交给你一个更重的担子。朕打算成立‘南洋水师提督府’,统辖所有出洋战舰,负责巡视南洋诸岛,保护我大明商民,开拓海外疆土。这个提督府,就设在台湾府。你,郑芝龙,便是第一任提督。”

“南洋水师提督?”郑芝龙心中念头急转。这个职位听起来风光无限,实则是个烫手山芋。远离中枢,手握重兵,这分明是把一只猛虎,放回了山林。但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起身,单膝跪地:“臣,领旨!谢陛下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