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在造大明 > 第367章 朝贡体系扩大

第367章 朝贡体系扩大(2 / 2)

这是大明国力最直观的体现。它不需要发动战争,仅仅是其存在本身,其繁荣的贸易,其强大的军事投射能力,就让这些昔日的宗主或对手,心甘情愿地俯首称臣,献上珍宝,换取庇护与荣耀。

崇祯平静地接受着一份份国书,一件件礼物。他的目光扫过广场上形形色色的面孔,从东南亚的热带风情,到欧洲人的高鼻深目,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与责任感交织在心头。他不是在做戏,他是在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朝贡体系。这个体系的中心,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天朝上国幻想,而是建立在绝对实力之上的钢铁秩序。

“崇祯八年,岁在癸酉,秋。”崇祯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午门广场,通过传令兵的复述,响彻紫禁城内外,“今,万国来朝,彰显天威。朕心甚悦。传朕旨意,凡来朝使臣,皆厚加赏赐,宴饮三日。让他们回去告诉他们的君主,大明帝国,愿与天下万邦,共享太平,共谋发展。”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中,崇祯缓缓走下城楼。他知道,这场盛会只是帝国辉煌的一个缩影。真正的挑战,那些潜伏在水面之下的暗礁,还未曾显现。

当夜,紫禁城养心殿。

崇祯屏退了左右,只留下了徐光启。

“光启先生,”崇祯点燃一支蜡烛,火光在他眼中跳动,“今日万国来朝,朕心甚慰。但朕也看得真切,那暹罗的驯象,不过是因其内部不稳,需借我大明之势;那佛郎机的地图,看似详尽,却在北海以北大段留白,显然是对我北疆的窥探;就连那吕宋的使团,其西班牙人看我们的眼神,除了敬畏,更有不甘。”

徐光启沉默片刻,躬身道:“陛下圣明。四夷虽服,然各怀心思。此乃人之常情,亦是帝国兴盛之必然。臣以为,对待他们,当恩威并施。以我大明的强盛,予之以恩,使其不敢反;以我格物院的技艺,惑之以利,使其不愿反。如此,方能长治久安。”

崇祯点点头,走到巨大的舆图前。他的手指,从朝鲜一路划到吕宋,再划向北海的方向。

“恩威并施……”他低声重复着,嘴角露出一丝冷冽的笑意,“说得容易。朕现在给他们的是恩,是威。可万一有一天,朕给不了了呢?”

他转过身,目光如电,直视着徐光启:“先生,朕要的不是短暂的臣服,而是一个能将这万国体系,熔铸成一个牢不可破的、以大明为核心的文明圈!这需要的不只是武力,更是文化、技术、经济的全面输出与融合。格物院,要加快翻译和编纂更多关于算学、格物、农艺、工技的书籍,用各国文字刊印,广为传播。要让他们的贵族子弟,都想到京城来留学,学习我大明的知识体系。”

徐光启眼中精光一闪,他瞬间明白了皇帝的宏图伟业。这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政治征服,而是要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文明输出与重塑!

“臣,明白了!”徐光启激动地回答,“臣明日便与宋应星院长商议,制定一个‘万国求学’与‘典籍译介’的十年计划!”

崇祯满意地点了点头,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窗外,是万家灯火,是帝都的繁华。而在那繁华之外,是广阔无垠的、等待着被征服与融合的世界。

万国来朝,盛世之景。然盛世之下,一个更庞大、更精密、也更具野心的计划,已在崇祯心中悄然成型。他要建立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力强盛的帝国,更是一个文明的主导者。(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