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在造大明 > 第310章 暗流涌动 腐鼠窥伺

第310章 暗流涌动 腐鼠窥伺(1 / 2)

第310章 暗流涌动 - 腐鼠窥伺

时值崇祯八年春末,紫禁城文华殿内的激烈辩论已持续了近两个时辰。窗外春光烂漫,殿内却弥漫着无形的硝烟。关于“开海兴贸,宣威四夷”的国策大辩论,已从最初的宏图展望,沉入了触及根本利益的深水区。

首辅温体仁,今日并未如往常般端坐如钟,反而微微起身,手捧一份奏折,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锥,刺向御座上的年轻皇帝。

“陛下,”他略显微哑的嗓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异常清晰,“老臣非是迂腐,亦知开海或有些许微利。然《大学》有云:‘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如今辽东初定,百废待兴,西北孙传庭部月饷需银数十万,北疆都护府筹建更如吞金巨兽。值此之际,再兴浩大海军,远征万里波涛,臣恐……此非开拓,实为穷兵黩武之举!民力疲敝,国库堪忧啊!”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对面眉头紧锁的徐光启和孙元化,继续道:“且我大明物产丰盈,何必求诸海外?茫茫大海,风波险恶,更兼西洋夷人船坚炮利,绝非善类。若贸然前往,胜,则徒耗钱粮;败,则损我国威。何苦来哉?不若谨守祖宗海禁成法,与民休息,方为长治久安之道。”

他一番话,引经据典,看似忧国忧民,实则将“劳民伤财”、“好大喜功”、“违背祖制”几顶大帽子,隐隐扣向了力主开拓的皇帝头上。殿内不少出身江南、与海贸利益千丝万缕的官员,虽心有不忿,但在温体仁积威之下,一时竟无人敢立刻反驳。

御座上,朱由检(崇祯)指尖轻轻敲打着紫檀木扶手,面色平静如水。他心中冷笑,温体仁这番表演,早在他预料之中。这老狐狸,哪里是真关心民力国力?他代表的,是那些依靠土地垄断、利用信息不对称在内部循环中吸血的保守士绅集团。开海通商,意味着财富来源多元化,意味着商业资本崛起,更意味着朝廷能通过海关获得稳定税源,这将极大削弱他们依靠土地和传统权力结构获得的超然地位。所谓“祖制”,不过是他们维护既得利益最方便的遮羞布。

“温先生老成谋国,言之有理。”朱由检缓缓开口,声音清越,不带丝毫火气,“民力国帑,确为根本,朕不敢或忘。”他话锋一转,“然,朕有一事不明,欲请教先生。据朕所知,去岁仅苏州、松江两府,私造双桅以上海船,暗中往来倭国、吕宋者,就不下百艘。其利几何?先生可知?”

温体仁面色微微一僵,他岂能不知?江南豪族,谁家没有参与走私?其利何止百万?但这笔巨利,大半落入私囊,朝廷能收到的,不过是些零星的“陋规常例”。他躬身道:“老臣……略有耳闻。此乃奸商罔顾国法,亟需严惩。”

“严惩?”朱由检轻笑一声,目光如电,扫过殿中众臣,“为何要严惩?为何我大明子民,凭借勇气智慧搏击风浪,赚取财富,反而成了‘奸商’?为何这笔本可充盈国用的巨利,要白白流失,或只能以‘陋规’之名,肥了胥吏私囊?”

他声音陡然提高:“皆因这不合时宜的‘海禁成法’!它禁住了守法百姓,却禁不住豪强勾结、胥吏贪腐!它让本可堂堂正正行走于阳光下的贸易,变成了只能在阴沟里进行的走私!它让我大明坐拥万里海疆,却视碧波为畏途,将财富拱手让于西洋夷人!”

朱由检站起身,走到大殿中央悬挂的巨幅《坤舆万国全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东南海域:“看看!葡萄牙人占濠镜(澳门),西班牙人据吕宋,荷兰人侵台员(台湾),如蛀虫般啃噬我华夏藩篱!他们的船队,满载我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换取美洲、日本的白银,富甲一方!而我天朝上国,却因一句虚文‘不与夷狄争利’,固步自封,坐视利权旁落!这难道是‘以义为利’?这分明是蠢!是迂!”

皇帝罕见的激烈言辞,如同惊雷,震得殿内鸦雀无声。徐光启、孙元化等人眼中闪过激动之色。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语气恢复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故,开海非为虚名,实为求活!开海所得之利,可用于整军经武,可用于兴修水利,可用于推广新种,可惠及万民!这并非穷兵黩武,而是以战止战,以开拓求太平!朕意已决,开海之国策,绝不更改!水师要建,商队要派,台员要收,南洋要经略!此事,无需再议!”

他环视群臣,目光最终落在温体仁身上:“温先生所虑,亦是为国。今后开源所得,当优先用于先生所忧之民生根本。还望先生与朕同心,共克时艰。”

温体仁脸上青红交错,皇帝一番话,既斥责了他的保守,又给了他台阶,更用大义名分和事实数据将他的论点驳得体无完肤。他深知此刻再强谏,徒惹圣怒,只得躬身道:“陛下圣虑深远,老臣……拜服。”只是那低垂的眼眸深处,一丝阴霾迅速掠过。

朝会在一片微妙的气氛中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