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在造大明 > 第310章 暗流涌动 腐鼠窥伺

第310章 暗流涌动 腐鼠窥伺(2 / 2)

……

半个时辰后,温府密室。

檀香袅袅,却驱不散空气中的压抑。温体仁已换下朝服,穿着一身藏青色道袍,坐在主位,慢条斯理地拨弄着茶盏。下首坐着几位心腹官员,以及一位穿着看似普通、但眼神精明的商人模样男子。

“东翁,陛下今日在金銮殿上,可是把话都说绝了。” 一位姓王的给事中忧心忡忡道,“开海之势,恐难阻挡。听说那‘海事银行’已在筹办,沈廷扬的船队都快把澎湖塞满了!”

另一名李姓御史接口道:“关键是陛下的决心!还有那新式火炮、燧发枪,听说在辽东威力无穷。孙元化凭此屡立战功,陛下对徐光启、宋应星那帮‘实学’派信重日隆。长此以往,我等秉持圣贤之道的正人君子,恐怕……”

那商人此时小心翼翼开口:“阁老,各位大人,小的在江南听得更真切。开海令一下,市舶司重整,海关税则眼看就要规范。以往……以往那些门路,怕是都要被堵死。各家老爷们,心里都没底啊。海贸之利虽大,但都要摆在明面上,还要缴纳税银,哪有以往……咳咳。”他及时收住了话头。

温体仁终于抬起眼皮,淡淡道:“慌什么?陛下年轻气盛,又有小人蛊惑,一时被海外奇珍异宝迷了眼,也是常情。”他抿了口茶,“开海?谈何容易。船从何来?水手从何来?茫茫大海,风云莫测,西洋夷人岂是易与之辈?孙元化能在辽东倚仗火器之利,到了海上,可未必灵光。”

他放下茶盏,声音渐冷:“更何况,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戎,可不止在边疆,更在人心,在粮秣,在漕运,在这京城大大小小的衙门里!”他目光扫过众人,“陛下要建水师,钱粮从户部出,工匠从工部调,兵员从兵部募,船只营造、物资转运,哪个环节能离得开我等士人?”

王给事中眼睛一亮:“东翁的意思是……”

温体仁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我等身为臣子,自当体恤圣意,尽力襄助。然,凡事欲速则不达。筹备如此大事,千头万绪,若倍功半,甚至……出了些纰漏,那也是难免的嘛。毕竟,谁也不是神仙。”

李御史恍然大悟:“不错!譬如漕粮北运,乃京师命脉,若此时因抽调船只、人手用于海师,导致漕运稍有延误,京师米价波动,民心不安……届时,言官们上几道奏折,陈述利弊,陛下也不能不三思而后行。”

那商人也反应过来,压低声音:“小的明白。江南那边,小的会告知各家,这海贸生意,可以做,但规矩……可以慢慢‘熟悉’。这税银嘛,数目庞大,核算起来,总需要些时日。沿途关卡,查验放行,也难免需要‘协调’。”

温体仁微微颔首,不再多言,重新捧起了茶盏,仿佛只是在品评香茗。密室中,一种无声的默契已然达成。他们无法正面反对皇帝的意志,却可以在执行的层层环节中,用拖延、敷衍、变通甚至制造小麻烦的方式,来增加开拓政策的成本,放大其风险,最终让皇帝知难而退,或者至少,让他们这些“熟悉情况”的旧秩序维护者,在新的利益格局中,依然能分到最大的一块蛋糕。

“腐鼠虽小,窥伺在侧,亦能坏一锅好汤。”温体仁心中默念,脸上浮现出一抹高深莫测的冷笑。他倒要看看,这位雄心万丈的年轻皇帝,面对这无处不在、柔韧粘稠的旧势力网,能挥出多少记有力的拳头?这大明的天,变起来,没那么容易!

然而,他们绝不会想到,他们此刻的密谋,几乎一字不落地,已在第一时间,通过特殊渠道,摆在了紫禁城御书房的那张巨大的楠木案头之上。朱由检看着方正化呈上的密报,脸上没有任何意外,只是眼神愈发冰冷。

“腐鼠已动,也好。”他轻声自语,指尖划过纸上温体仁的名字,“正好借此机会,看看这潭水底下,还藏着多少淤泥。李若琏那边,可以开始收网了……第一步,就从清理漕运和市舶司的蛀虫开始吧。”

春光明媚的紫禁城,暗流已然汹涌,一场介于朝堂与阴影之间的无声较量,悄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