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在造大明 > 第297章 温相失势 党争暂息

第297章 温相失势 党争暂息(1 / 2)

第297章 温相失势,党争暂息

文华殿内烛火通明,崇祯坐在御案前,面前摊开的是李若琏秘密呈报的第三份关于温体仁党羽贪腐的调查报告。烛光跳跃在他年轻却已刻上治国辛劳的面容上,映出一片肃杀之气。

“好个清流领袖,好个理学大家!”崇祯冷笑一声,将报告重重拍在案上,“一年贪墨白银十五万两,在老家购置田产三千亩,这还只是查实的部分!”

站在下首的李若琏躬身道:“陛下,温体仁极其狡猾,所有贪腐皆通过门生故吏进行,自己从不直接经手。这些证据虽可定罪,但若他抵死不认,恐难一击致命。”

崇祯眼中寒光一闪:“那就让他自己跳出来。明日早朝,朕要看看这位‘清流领袖’还能装到几时。”

次日清晨,朝阳初升,乾清门外文武百官早已列队等候。温体仁站在文官队列前列,身着绯色官袍,神态从容,与身旁官员谈笑风生,丝毫不见慌乱。

然而若仔细观察,便能发现他眼角余光不时扫向宫门方向,拇指无意识地在玉带上摩挲——这是他一贯紧张时的小动作。

“皇上驾到——”随着太监的高唱,崇祯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御座。今日的他特意穿了一身绛纱袍,头戴乌纱折上巾,显得格外威严。

例行朝议过后,崇祯突然开口:“近日朕闻京城物价腾涌,米价较去岁涨了三成有余。户部可有对策?”

李邦华出列奏道:“陛下,臣已命平抑司开仓放粮,同时从湖广调运...”

话未说完,温体党羽、户部右侍郎张文焕突然插话:“陛下,臣以为物价上涨皆因新政所致。工商繁盛导致佣工值钱,百姓弃农从工,田地荒废,方有今日之困。”

这话一出,朝堂顿时寂静。谁都知道这是在公然指责皇帝的新政。

崇祯不怒反笑:“张爱卿倒是看得明白。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张文焕见皇帝似乎采纳己见,不禁面露得色:“臣以为当重农抑商,限制工坊佣工数量,恢复太祖时制定的户籍制度,使民各安其业。”

温体仁微微颔首,显然这是他们早已商量好的策略。

崇祯却突然转向一直沉默的温体仁:“温先生以为如何?”

温体仁从容出列:“陛下,张侍郎所言虽略显激进,却不无道理。臣近日研读经典,发现古人云‘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工商虽可获利,然若动摇国本,则得不偿失啊。”

好一招以退为进!表面上批评同党激进,实则将论点拔高到经典训诫的高度。

崇祯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温先生引经据典,真是忠心可嘉。不过朕近日也读了本书,倒觉得有趣。”

他示意王承恩捧上一本账册:“这是扬州盐商王有才的私账,里面记录了不少有趣的内容。比如说,去岁十月,有一笔五万两白银,经由钱庄汇入京城某位‘温大人’外宅的账户。”

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温体仁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镇定:“陛下明鉴,此必是奸商诬陷!臣为官清正,朝野共知。”

“是吗?”崇祯又拿出一份地契,“那这处位于苏州的山庄,地契上的名字为何是令婿周顺?据朕所知,购庄的三万两白银,来源正是那王有才的汇银。”

温体仁额头渗出细汗:“陛下,臣对此一概不知,想必是家人背臣所为,臣定当严查!”

崇祯冷笑一声,终于亮出杀招:“好个一概不知!那朕再问你,去年黄河赈灾款项中,有二十万两不翼而飞,最后却出现在你门生、河道总督赵文华的账户上,你又作何解释?”

这话如同惊雷,震得满朝文武目瞪口呆。温体仁终于脸色大变,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陛下明鉴!这是诬陷!绝对是诬陷!”

“诬陷?”崇祯站起身,目光如炬,“李若琏,将人带上来!”

殿外,锦衣卫押着三个人走进来——正是河道总督赵文华、扬州盐商王有才,还有温体仁最信任的师爷钱明。

钱明一进来就跪地哭诉:“陛下饶命!一切都是温相指使!去年他命我做假账吞没赈灾款,还说...还说‘水灾年年有,不拿白不拿’...”

“你...你血口喷人!”温体仁气得浑身发抖。

赵文华也磕头如捣蒜:“陛下,臣罪该万死!但温相答应事成后分臣三成,臣一时糊涂啊!”

朝堂上一片哗然。温体仁瘫坐在地,面如死灰。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最信任的两个人竟然同时反水。

崇祯冷冷地看着这一切:“温体仁,你还有何话说?”

温体仁突然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陛下!这些人串通诬陷老臣!老臣要求三司会审!”

“准!”崇祯毫不犹豫,“但在此之前,免去温体仁内阁首辅之职,闭门思过!相关人等一律收监候审!”

退朝后,崇祯特意召来徐光启、孙承宗等老臣到文华殿偏殿议事。

孙承宗不无担忧地说:“陛下,温体仁树大根深,今日虽暂时压制,恐其党羽不会善罢甘休。”

徐光启点头:“是啊陛下,朝中仍有不少官员或出于利益,或出于恐惧,与温体仁暗通款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