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在造大明 > 第280章 漕帮叛乱 雷霆镇压

第280章 漕帮叛乱 雷霆镇压(1 / 2)

第280章 漕帮叛乱,雷霆镇压

北疆的贸易新风与沈阳的谍影暗战,似乎都与千里之外运河沿岸的烟火人间隔着千山万水。然而,帝国的命运从来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崇祯的重心投向关外强敌与内部革新时,一条维系帝国经济命脉数百年的血管——大运河,正悄然酝酿着一场致命的栓塞。

山东临清州,运河咽喉之地。这里本是帆樯如林、货积如山的繁华所在,如今却笼罩在一片诡异的肃杀之中。漕船壅塞于河道,码头上不见往日力工奔忙的景象,反倒是不少面相凶悍、裹着破旧号服的漕帮汉子三五成群,倚着货堆,目光不善地打量着寥寥无几的官差和试图通行的商船。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躁动,如同暴雨前的闷雷,无声却令人心悸。

“刘爷,兄弟们都快揭不开锅了!朝廷搞那劳什子海运,分明是要绝咱们的生路!”一个脸上带疤的头目,对着坐在茶馆二楼窗边的一个精瘦中年汉子抱怨道。那中年汉子正是临清漕帮的掌舵龙头,刘香主(与海盗刘香同名,但为漕帮人物)。

刘香主眯着眼,抿着粗茶,目光却始终扫视着楼下运河的动静。“急什么?”他声音沙哑,“朝廷断了咱们的活路,咱们就不能自己挣出一条活路来?这运河上下,离了咱们漕帮兄弟,他一颗粮食一粒盐都别想顺畅北运!得让北京城里的皇帝老儿知道,离了咱们,他的江山就得停摆!”

他的底气,来自于朝廷重启海运触动了运河利益集团的巨大蛋糕,更来自于背后若隐若现的支持——某些因海运利益受损、或是本就对新政不满的南方士绅及隐匿其间的原阉党残余势力,正通过各种渠道向漕帮输送银钱,煽风点火。他们不敢明着对抗皇帝,便欲借这些江湖力量给新政一个下马威。

“可是…听说朝廷的新军…”另一个小头目面露忧惧,“火器厉害得紧…”

“哼,新军?”刘香主冷笑,“那是用来打鞑子的!还能用来打咱们这些‘苦哈哈’的运夫?法不责众!咱们几万人闹将起来,他皇帝还敢把咱们都杀光了不成?到时候漕运一断,京师震动,自然有人出来替咱们说话!”

在他的煽动和背后金主的许诺下,一种扭曲的自信在漕帮底层迅速蔓延。他们习惯了运河带来的特权与利益,将朝廷的变革视为寇仇,却选择性地忽视了帝国机器一旦认真运转起来所蕴含的恐怖力量。

叛乱,在一个清晨骤然爆发。

数以千计的漕帮子弟和被煽动的流民,手持竹竿、铁尺、斧头,甚至抢夺了少量巡检司的兵器,呼啸着冲向临清闸口。他们焚烧税卡,驱赶官员,扣押漕船,并迅速控制了这段运河的几处关键枢纽。消息如同野火般沿着运河蔓延,山东、南直隶部分河段也相继出现了骚动和效仿。

“漕帮反了!”

“运河断了!”

“请朝廷废止海运,抚恤漕工!”

混乱的呼喊与冲天的黑烟,似乎真要将帝国的经济动脉一举掐断。

消息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抵京师时,崇祯正在文华殿与内阁商议利用新钢材加速军工生产的事宜。闻报,他脸上并无太多意外,只是冷笑一声:“果然来了。朕还嫌他们跳得晚了些!”

他看向兵部尚书孙元化和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情报无误?”

李若琏躬身道:“陛下圣明。锦衣卫早已渗透漕帮,其核心头目与南方哪些人家勾结,银钱流向,乃至作乱计划,臣已大致掌握。只待陛下钧令。”他递上一份密奏,上面罗列着主要策划者和资助者的名单。

孙元化补充道:“陛下,临清附近驻有兵备道官兵三千,但战力堪忧,恐难以迅速平乱,反可能激起更大变故。”

“朕没指望他们。”崇祯站起身,走到殿侧悬挂的巨大地图前,手指精准地点在山东区域,“传朕旨意:令三边总督孙传庭,即从其麾下新军‘锐士营’中,抽调两个燧发枪千总队,配属一个炮兵哨(装备新式轻型野战炮),由副总兵曹变蛟率领,乘快马轻车,驰援临清!再令天津卫水师,调一队炮船沿运河巡弋,以为策应!”

这道旨意让几位阁老微微一惊。徐光启迟疑道:“陛下,杀鸡焉用牛刀?孙总督正在西北清剿流寇残余,曹将军亦是悍将,用以对付漕帮…”

“朕就是要用牛刀杀鸡!”崇祯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新政推行,阻挠必多。今日他敢断漕运,明日就敢截盐路,后日就敢鼓噪罢市!对此等倚仗人多势众、企图挟持国策之徒,唯有以泰山压顶之势,迅雷不及掩耳将其碾碎,方可震慑所有心怀叵测之人!要让天下人明白,朕的改革,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绝非儿戏!”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孙元化和李若琏身上:“孙卿负责调度,确保大军迅捷。李卿,你的人要配合行动,提供情报,并监控名单上所有人员,待乱平之后,按律严惩,一网打尽!”

“臣等领旨!”孙元化和李若琏齐声应道,眼中皆是凛然之色。皇帝这是要借漕帮的人头,来祭新政的大旗了!

曹变蛟接到军令时,正在训练场上操练士卒。这位年轻的悍将(历史上为曹文诏之侄,勇冠三军)闻战则喜,尤其听闻是镇压阻碍陛下新政的叛乱,更是摩拳擦掌。

“儿郎们!收拾家伙!有不开眼的蠢贼断了运河,要给陛下和咱们的新政上眼药!咱们去教教他们做人!”他翻身上马,高声喝道。

两个千总队的燧发枪兵和一个炮兵哨迅速集结。他们弃了不必要的辎重,只带足弹药干粮,骑着骡马,拉着轻便的炮车,如同一条灰色的钢铁洪流,冲出军营,沿着官道以惊人的速度直扑山东!

新军的机动性和纪律性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沿途州县只见这支军队沉默疾行,秋毫无犯,却自有一股凛冽的杀气扑面而来,让人望而生畏。

数日后,曹变蛟部悄无声息地抵达临清外围。李若琏派来的锦衣卫缇骑早已等候多时,迅速接上头,将叛乱的详细布防、头目位置、以及漕帮主力聚集的几处码头仓库等信息一一禀明。

曹变蛟登高,用格物院配发的“千里镜”观察乱哄哄的临清城。只见运河上船只横七竖八,码头上乱民熙攘,那些人甚至毫无军事常识,挤作一团,还在挥舞着简陋的兵器叫嚣。

“乌合之众。”曹变蛟嘴角勾起一丝残忍的弧度,“传令!炮兵哨前置,瞄准码头上人群最密集之处,以及那几个据说是头目所在的仓库!燧发枪队,左右两翼展开,列三排轮射阵型!没有本将命令,不准冲击,只准远距离歼敌!”

命令迅速下达。训练有素的炮兵们沉默地将几门轻型野战炮推上前沿预设阵地,装填手将预包装的弹药塞入炮膛,瞄准手冷静地调整着射角。燧发枪兵们则如同精确的机械,迅速散开成战斗队形,前排蹲下,后排站立,冰冷的枪口对准了远处尚不知大难临头的叛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