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在造大明 > 第269章 辽东春耕 战守兼备

第269章 辽东春耕 战守兼备(2 / 2)

亲兵领命而去。孙元化对周围的军官吏员沉声道:“都看到了?皇太极没闲着,他也在盯着我们的一举一动。这春耕,不仅是生计,也是战场!我们要让鞑子明白,这辽东的土地,我们不仅要用刀枪来守,更要用锄头来种!种下去的,是粮食,更是我大明永不复退的决心!”

“谨遵督师号令!”众人齐声应和,士气高昂。

孙元化走到一群正在歇息的辽民中间,这些人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但眼中却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一个老汉颤抖着捧起一把土豆种块,老泪纵横:“大人……这……这土疙瘩,真能亩产千斤?真能三年不交皇粮?”

孙元化扶起老汉,语气肯定:“老丈放心!此乃陛下亲命推广的神物,在南边已证实确有此效!只要好生耕种,秋后定能饱腹!朝廷不仅要你们种地,还要帮你们建屋、修渠,让你们能在这片祖宗之地,重新安家立业!”

“皇上万岁!督师公侯万代!”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感激的呼喊。

看着这一幕,孙元化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离京前,陛下在乾清宫对他的嘱托:“元化,辽东之事,非独在战,亦在抚,在治。攻心为上,攻城为次。要让辽民有田可种,有家可归,则民心向我,根基乃固。辅以坚城利炮,精兵良将,则辽东可复,建虏可平!”

如今,他正在将皇帝的蓝图,一寸寸地变为现实。这田间的汗水,与城头的烽烟,同样重要。

傍晚,孙元化回到宁远督师府,在巨大的辽东沙盘前,与麾下将领及幕僚总结今日巡视所见,部署下一步行动。

“屯垦要加快,但防务绝不能松懈。各堡寨之间,烽火台、驿传必须畅通无阻。”

“水师方面,需加强与登莱、天津联系,确保粮种、农具、建材能持续输入。”

“对鞑子的小股骚扰,要坚决打击,但避免轻易浪战。我们的主要目标,是稳住阵脚,恢复生产,积攒力量。”

一名参将提出疑虑:“督师,如此大规模屯垦,分散兵力,若皇太极倾巢来攻,如何应对?”

孙元化指向沙盘上星罗棋布的堡垒群和纵横交错的壕堑:“问得好!所以我军防线,并非一线平铺,而是纵深配置,互为犄角。前线堡垒迟滞消耗敌军,主力集中于宁远、锦州等核心坚城。凭借我军火器之利,棱堡之固,皇太极若敢来,必叫他碰得头破血流!况且,他如今内部整合未毕,蒙古林丹汗那边,陛下也已遣使联络,其未必敢全力南顾。”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充满自信:“更重要的是,时间在我!每多开垦一亩田,多收获一石粮,我军便多一分底气,辽民便多一分归心。此消彼长之下,优势将逐渐转向我方!待到秋高马肥之时,或许就该是我大明王师,北向犁庭扫穴之日了!”

一番话,说得众将热血沸腾,信心倍增。

夜色降临,宁远城头灯火通明,巡逻士兵的脚步声整齐而有力。城外广袤的黑土地上,新翻的泥土在月光下散发着淡淡的腥气,仿佛蕴藏着无限的生机。孙元化站在城楼,远眺北方沉沉的夜幕,那里是后金沈阳的方向。他深知,皇太极绝不会坐视大明在辽东站稳脚跟,更大的风暴或许正在酝酿。

但此刻,他心中充满坚定。这春耕的犁铧,与战争的刀剑,共同勾勒出一幅大明在辽东攻守易形的壮阔图景。帝国的边疆,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融合了军事、经济与民生的全新模式,顽强地复苏和拓展着。每一颗埋入土地的种子,都是对未来的承诺,也是对敌人的无声宣战。辽东的春天,在战鼓与锄头的交响中,正孕育着改写历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