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在造大明 > 第247章 科举新策 风波乍起

第247章 科举新策 风波乍起(1 / 2)

第247章 科举新策,风波乍起

京畿清丈的雷声尚未平息,另一场波及更广、牵动天下读书人神经的风暴,已悄然在帝国的文脉中枢酝酿。

时值仲春,北京城贡院旁的茶馆酒肆、书院会馆,比往常更加热闹。各地赴京准备参加明年春闱的举子、以及常年寓居京师钻营关系的文人墨客们云集于此,高谈阔论,交换着朝野传闻,空气中除了茶香墨气,更弥漫着一股焦灼的期待与不安。

这日,最新一期的《京报》(类似朝廷邸报的公开刊物,崇祯改制后内容更为丰富)刚刚发售,便被抢购一空。报上例行刊载了朝政要闻、皇帝谕旨。起初人们并未在意,直到有眼尖者猛地发出一声惊呼,如同冷水滴入滚油,瞬间引爆了全场!

“诸、诸君快看!这、这谕旨……陛下……陛下要改科举了?!”

“什么?改科举?祖宗成法如何能改?”

“快念!快念来听听!”

众人围拢过去,只见那学子手指颤抖地指着报纸中缝一处并不起眼的位置,那里刊载着一则简短却石破天惊的诏令概要: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求实务本,遴选真才,以应国家需用。自崇祯五年乙亥科始,乡、会试除原有经义、策论外,增试‘格物’、‘算学’两科。‘格物’考物理、化学之常理;‘算学’考算术、几何之应用。此二科虽为附加,然录取时需与经义、策论一并考量,优者录之。钦此。”

诏书文字精炼,但其内容却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巨浪!

茶馆内先是一片死寂,落针可闻,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得目瞪口呆。旋即,巨大的哗然之声猛地爆发开来,几乎要掀翻屋顶!

“荒谬!荒谬绝伦!”一位白发老儒生猛地站起,气得浑身发抖,手中的茶杯当啷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科举取士,乃为国选材,重在明经义、通圣贤之道!何为‘物理’?何为‘化学’?此等奇技淫巧,工匠之术,焉能登大雅之堂,与圣人文章并列?!”

“正是此理!”另一名中年举子满脸通红,激动地挥舞着手臂,“我等寒窗苦读十数载,乃至数十载,皓首穷经,钻研的是微言大义,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如今却要去学那匠人所究的机巧之物、商贾所用的锱铢之算?这、这简直是斯文扫地,辱没圣贤!”

恐慌和愤怒的情绪迅速蔓延。对于这些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四书五经、程朱理学的读书人而言,这道诏令不啻于否定了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动摇了他们赖以晋升的阶梯。

“如此一来,我等所学为何?莫非还要我等弃了圣贤书,去摆弄那些旁门左道?”一个年轻些的秀才声音带上了哭腔,感到前途一片灰暗。

“定是朝中出了奸佞!蛊惑圣听!”有人开始揣测,并将矛头指向了近期风头正劲的“实学派”,“必是那徐光启一党!还有那劳什子‘格物院’!一群迷恋西学、不修德行的妄人!欲毁我大明取士之根基!”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持反对意见。角落里,几个看起来年纪更轻、衣着朴素的学子却面露沉思,甚至隐隐有些兴奋。

“李兄,你素来喜好钻研那《九章算术》,甚至偷偷托人买过泰西的《几何原本》,此次……”一个学子低声对同伴道。

那姓李的学子眼中闪着光,强压激动:“若……若真考算学,或许……或许是我等的机会也未可知!只是这‘格物’……闻所未闻啊。”

“家父曾言,格物院出的‘水泥’,坚逾磐石;所铸之火炮,威猛绝伦。或许……陛下深意,在于选拔能造此等利国利器之才?”另一人小声推测。

但这微弱的不同声音,迅速被淹没在主流汹涌的反对浪潮中。他们不敢高声言语,生怕被扣上“离经叛道”的帽子。

几乎在同一时间,紫禁城文华殿内,正在进行一场经筵日讲。这本是皇帝与大臣研讨经史、涵养德性的雅事,今日却充满了剑拔弩张的火药味。

崇祯身着常服,坐于御座,神情平静。下方,以礼部尚书温体仁为首的一批官员,却个个面色凝重,如丧考妣。

讲官刚阐述完一段《大学》中“物格而后知至”的章句,温体仁便率先出列,手持玉笏,深深一揖,声音沉痛无比:

“陛下!今日《京报》所载增试格物、算学之诏,臣等览之,如遭雷击,五内俱焚!臣斗胆泣血上奏,此议万不可行啊!”

他抬起头,脸上是十足的忠君爱国、忧心国本的表情,语气更是痛心疾首:“陛下!科举取士,乃国家抡才大典,关乎国运兴衰,士心向背!数百年来,皆以经义策论取士,为何?盖因经义乃圣人微言,策论乃经世之道!此正合内圣外王之要义!士子所习,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