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在造大明 > 第208章 昭雪天下

第208章 昭雪天下(2 / 2)

“三、 幸存遭贬黜之官员,即刻起复,量才擢用,委以重任!”

“四、 命三法司会同锦衣卫,彻底清查魏逆所制造之一切冤案,公布详情,以正视听!凡有助纣为虐、构陷忠良之胥吏狱卒,一并严惩不贷!”

“五、 各地所建魏逆生祠,即刻拆毁,其碑记、塑像,尽数捣碎,遗弃沟渎!所得砖木料,用于修建忠烈祠,以祀杨、左诸公及所有为国捐躯之忠良!”

诏书一条条宣读,条条震撼人心。这不仅仅是平反,更是一种彻底的清算和拨乱反正!尤其是最后一条,将谄媚奸佞的生祠材料用于祭祀忠烈,极具象征意义,堪称对阉党势力最彻底的羞辱和否定。

“呜呼!殷鉴不远,在天启朝。望尔文武百官,士农工商,皆以此逆为戒,忠君爱国,恪尽职守,涤荡污秽,共图新政。”诏书最后,语气稍缓,却更显凝重,“今乾坤初定,百废待兴,正需上下同心,和衷共济。望诸臣工,体念时艰,摒弃前嫌,以杨、左诸公之忠贞为楷模,助孤匡扶社稷,再造大明!钦此!”

“臣等遵旨!监国殿下千岁千岁千岁!”

在英国公张维贤和徐光启的带领下,百官齐刷刷跪倒在地,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彻皇极门广场。

这一刻,情感突破了理智的堤防。那些被压抑了太久太久的东林残余官员及其家眷,再也忍不住,放声痛哭,那哭声中有积郁多年的冤屈和悲愤,更有重见天日的激动与感恩。许多人对着丹陛之上的朱由检的方向,叩首不止,额头顶在冰冷的青石板上,留下深深印痕。

“殿下圣明!”

“苍天有眼啊!”

“父亲、左公…你们可以瞑目了!”

就连许多并非东林一系的官员,也深受感染,唏嘘不已。他们看到了这位年轻监国截然不同的风格——果决、锐利、敢于打破常规,并且…极其善于收拢人心。这一纸昭雪令,几乎将天下清流士大夫之心,尽数收归囊中。

朱由检站在丹陛之上,俯瞰着下方跪倒一片的百官和那些痛哭流涕的家眷,面色依旧平静,但袖中的手微微握紧。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平反容易,但要真正杜绝此类悲剧,需要的是制度的变革和实力的保障。

“诏书明发天下,邸报快马传递各省府州县,务使妇孺皆知。”他对方正化低声吩咐道。

“是,主子。”

诏书宣读完毕,百官陆续起身,许多人仍沉浸在巨大的震撼和情绪波动中。这时,朱由检的目光扫过全场,再次开口,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昭雪忠魂,是为告慰既往,更是为砥砺将来!望诸位臣工,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即刻处置积压公务,稳定地方,安抚百姓。新政诸事,即将次第展开,望诸君勠力同心,莫负孤望,莫负天下!”

没有过多的言语,直接导向了具体的工作要求。恩已施,接下来便是威与责。

“臣等谨遵殿下谕令!”百官再次躬身应答。这一次,声音里少了几分形式化的山呼,多了几分沉甸甸的郑重。

朝会散去,官员们怀着各异的心情离开皇城。那卷明黄色的诏书,如同一声春雷,炸响了北京城沉寂而压抑的天空,并以惊人的速度向着帝国的每一个角落扩散开去。

可以想见,当这封饱含沉冤得雪的畅快淋漓和对阉党彻底否定的诏书传遍天下时,将会在士林、在民间引起何等巨大的反响。

朱由检回到文华殿,徐光启和李邦华跟了进来,两人脸上都带着激奋过后的潮红。

“殿下,此诏一出,天下正人君子,必归心王化!”徐光启激动道。

“然也,”李邦华补充道,“只是…如此彻底否定前朝,恐招致部分原阉党势力或心存侥幸者之暗流反扑。”

朱由检淡淡一笑,笑容里带着冷意:“孤正要他们跳出来。李卿,你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握着这柄‘正义’之剑,去斩断那些还在暗中勾连的魑魅魍魉。清查亏空,整顿吏治,便从彻查与魏逆勾结最深、民愤最大的几个衙门开始吧。”

李邦华眼中精光一闪,躬身道:“臣,明白!”

新政的车轮,已在昭雪的轰鸣中,缓缓启动,并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前碾去。

(第四卷第208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