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对手的应对(2 / 2)

他没有出声,只是对那老兵,使了个眼色。

老兵心领神会,他将那个赵四的登记信息,单独放在了一边,然后对众人大声说道:“诸位稍安勿躁!安抚使大人在此,定会为各位做主!无论是张家,还是王家,只要是侵占的民田,一分一毫,都跑不了!现在,请继续排队登记!”

稳住了场面后,那名老兵,在赵四的竹简上,用炭笔,画了一个小小的,只有他们自己人才能看懂的叉。

与此同时,一封封用蜜蜡封口的急信,已经从郫县的各个角落,飞驰而出,奔向成都,奔向长安。

长安,太中大夫府。

王甫、杜祺、陈琛,还有闻讯赶来的几位关中士族代表,正围坐一堂,他们的面前,摆放着两封信。一封,是钱县令的血泪控诉;另一封,是谯翼转来的,谯家的密信。

“竖子!狂悖至此!简直是丧心病狂!”王甫气得浑身发抖,将钱县令的信,重重地拍在桌上,“当街杀人!这是朝廷命官,还是山中草寇?陆伯言,他这是要激起民变,动摇我大汉国本啊!”

陈琛也是一脸怒容:“廖化此举,与叛匪何异?他眼中,还有没有王法?还有没有陛下?我提议,明日朝会,我等联名上奏,弹劾陆瑁!请陛下,立刻将廖化,明正典刑,以谢天下!”

“不可!”杜祺冷静地开口,制止了众人的冲动。

“为何不可?”陈琛怒道,“难道就任由他们胡来?”

杜祺拿起谯家的那封密信,缓缓说道:“诸位,稍安勿d。愤怒,解决不了问题。谯隆老先生的信,诸位都看了。我觉得,他的应对之策,才是真正的高明!”

他将信中的计策,为众人剖析了一遍。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去和陆瑁硬碰硬地弹劾。因为廖化手持节杖,‘先斩后奏’的权力,一定是陆瑁给的。我们现在去弹劾,陆瑁只会说,廖化是依令行事,是为国除害。我们,占不到任何便宜。”

“我们要做的是,静观其变,顺水推舟!”杜祺的眼中,闪烁着智谋的光芒,“让廖化,去杀!去分!他杀得越多,分得越广,得罪的士族,就越多!谯隆老先生已经为他指好了路,他会把张家、王家,甚至更多蜀中的二流、三流世家,都拖下水!”

“到时候,整个蜀地的士族,都会人人自危,同仇敌忾!这股力量,汇集起来,将是一股足以让任何人,都为之侧目的洪流!而我等,就在长安,为这股洪流,摇旗呐喊!”

“我们不去弹劾廖化杀人,我们去‘称赞’他!”杜祺语出惊人。

众人皆是一愣。

杜祺微微一笑,解释道:“我们明日上朝,就说,听闻廖化将军在蜀中,大行雷霆手段,整肃吏治,为民做主,我等深感欣慰!然后,话锋一转,就说,均田乃国之大计,不可操之过急。如今廖将军此举,虽出于公心,但方法过于激烈,已引起蜀中士绅恐慌。为安抚人心,为新政能平稳推行,恳请陛下,派遣一位德高望重之宗室重臣,亲往蜀中,‘协助’廖将军,共同推行新政。”

“诸位想想,若是蒋琬、费祎这样的人去了,他们会任由廖化胡来吗?他们出身士族,深知其中利害。他们一定会约束廖化,将新政,拉回到一个我们可以接受的,温和的轨道上来。如此一来,廖化这把刀,不就等于被我们,不动声色地,给废了吗?”

“若是陆瑁反对,那他就是不顾大局,独断专行!到时候,蒋公、费公,心中又会作何感想?这,便是离间之计!”

“高!实在是高!”王甫抚掌赞叹,“杜贤侄此计,釜底抽薪,借力打力,实在是妙不可言!”

郫县。

连续三日的登记授田,让整个县城,都沉浸在一种近乎癫狂的喜悦之中。数以万计的无地、少地农民,领到了那块代表着希望的木牌。

廖化,也在这三日之内,完成了他此行的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建立组织。

他的方法,简单而粗暴。

在登记的第三日下午,他命人,将所有领到木牌的百姓,再次聚集到了十字街口。

“诸位!”廖化站在临时搭起的高台上,声音洪亮,“土地,我已经分给了你们!但是,我只问一句,你们,守得住吗?”

台下,瞬间安静了下来。百姓们的脸上,露出了迷茫和担忧。是啊,廖大人是青天,可他总有走的一天。他走了之后呢?

“我告诉你们!靠我,靠朝廷,是守不住的!”廖化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众人头上,“能守住你们土地的,只有你们自己!”

“从今日起!凡领有授田之家,十户为一‘屯’!设‘屯长’一人!”

“屯长的职责,有三!其一,带领大家,开垦田地,兴修水利!其二,监督本屯,按时向朝廷,缴纳税赋!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组织屯中丁壮,拿起武器,保卫你们自己的家园!”

“我不管你们以前是邻居,还是仇人!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一屯的兄弟!一人受欺,全屯共击之!一户有难,全屯共助之!”

说完,他从身后,拿出一份名单。

“这三日,我的兄弟们,一直在看着你们。谁是真心拥护新政,谁是真心为乡邻着想,我们,都记在心里。现在,我念到名字的人,出列!”

“张兰!”

李家寡妇,愕然地从人群中走出。

“从今日起,你为城东第一屯,名誉屯长!负责组织屯中妇女,从事纺织桑麻,以为补贴!”

“王二狗!”一个在登记时,主动帮忙维持秩序的壮汉,走了出来。

“你为城南第三屯,屯长!”

“赵铁柱!……”

廖化一连念出了三十几个名字。这些人,有的是退伍的老兵,有的是被地主欺压最狠的佃户,有的是在登记时表现最积极的年轻人。他们,将成为新政中,最基层的权力掌控者。

最后,廖化将那个被他当众点名的“托儿”——赵四,叫了出来。

赵四一脸谄媚的笑容,以为自己也要当官了。

“赵四,”廖化看着他,冷冷地问道,“听说,你对张家和王家,很有意见?”

“是是是!大人英明!那两家,都不是好东西!”赵四以为自己押对了宝,连忙说道。

“很好。”廖化点了点头,“我决定,任命你为‘均田先锋队’队长!明日,由你带队,领着我的人,就去清丈张家的土地!你,敢不敢,当着张家人的面,指出哪块地,是他们侵占的?”

赵四的笑容,瞬间僵在了脸上。他张大了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让他背后煽动可以,让他当面去和张家硬碰硬?借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

“不敢?”廖化冷笑一声,“不敢,你在这里,鼓噪什么?来人!”

两名老兵,立刻将赵四,按倒在地。

“煽动民意,扰乱新政,其心可诛!”廖化厉声喝道,“拖下去,重打五十军棍!以儆效尤!”

在赵四凄厉的惨嚎声中,台下的百姓们,看廖化的眼神,除了感激,又多了一分深深的敬畏。他们终于明白,这位安抚使大人,不仅有菩萨心肠,更有雷霆手段。他,是玩真的!

“诸位!”廖化最后,对着台下,振臂高呼,“土地,已经给了你们!组织,也已经建了起来!接下来,我还会向大都督府申请,为每屯,配备十杆长枪,二十把腰刀!自己的地,自己守!自己的家,自己保!”

“从今往后,这片土地上,谁说了算?”

台下,先是片刻的沉默,随即,一个声音,试探着响起:“……我们自己!”

紧接着,山呼海啸般的回应,冲天而起!

“我们自己说了算!”

“我们自己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