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第168章 归府洗尘话贡院 互对答卷期金榜

第168章 归府洗尘话贡院 互对答卷期金榜(2 / 2)

苏幕婉闻声转过身来,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公子,床铺好了,快些歇息吧。”

陈彦凝视着她的眼睛,真诚地说道:“幕婉,谢谢你。这九天,辛苦你了。若不是你里外操持,事事想得周全,我岂能如此安心应试?你的体贴和照顾,我……我都记在心里。”

苏幕婉被他如此郑重地道谢,脸颊微微泛红,低下头,声音轻柔却坚定:“公子言重了。这些都是幕婉分内之事,能为你做些小事,我心里……心里是欢喜的。公子快别站着了,赶紧躺下歇息吧。”

陈彦点了点头,心中满是温情。他确实累极了,在苏幕婉的催促下,躺倒在柔软舒适的床上。几乎是头一沾枕头,浓重的睡意便席卷而来,他最后看了一眼苏幕婉在灯下收拾衣物的模糊身影,便沉沉睡去。

这一觉,直睡到次日晌午。充足的休息如同灵丹妙药,当陈彦再次睁开眼时,只觉得神清气爽,连日的疲惫一扫而空,虽然身体还有些虚弱,但精神已然恢复了大半。来到花厅,见柳云卿和赵修远也已起身,虽然面色仍有些憔悴,但眼神已恢复了往日的神采。

用过午饭后,三人坐在院中晒太阳,喝着清茶。温暖的阳光驱散了最后一丝寒意,也让他们有了心情开始回顾那九日的“战果”。

赵修远最先按捺不住,开始回忆自己的答题情况,尤其是几道策问题,他自觉发挥不错,引经据典,提出了不少“犀利”的见解。柳云卿则捻须听着,不时插话点评几句,或补充自己的思路,他经义功底深厚,文章老成持重,自觉中规中矩,未有疏漏,中式应当有望。

最后,话题自然落到了陈彦身上。赵修远迫不及待地问:“彦弟,快说说,你觉得如何?尤其是那经义和策问,你素有急智,见解不凡,此次定然又是下笔如有神助吧?”

柳云卿也投来关切和期待的目光。

陈彦沉吟片刻,没有立即自夸,而是将自己几场考试中几道关键题目的破题思路、论证逻辑以及策问中对时弊的分析和对策,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他语气平和,但内容却条理清晰,见解深刻,尤其策问部分,结合临安实践与一路见闻,所提之策既引经据典,又切实可行,显示出远超同龄人的视野和格局。

赵修远听得眼睛发亮,拍案叫绝:“妙啊!我就知道!你这策论,尤其是关于漕运革新与边镇互市之议,眼光独到,切中肯綮!我看这会元之位,非你莫属了!”

柳云卿也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赏:“维岳之才,我向来深知。经义根基扎实,又能学以致用,策问更能理论联系实际,发前人所未发。观此番作答,沉稳大气,理据充沛,确是会元之才的气象。若无意外,名列前茅当无悬念。”

陈彦连忙谦逊道:“二位兄台过誉了。考场之上,瞬息万变,文章亦需合考官眼缘。天下英才济济,岂敢妄自尊大?能中式,便是万幸。” 他虽如此说,但眉宇间那抹从容与自信,却透露了他内心的判断。就答卷而言,他确实已竭尽所能,发挥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平。

一番交流下来,三人心中的忐忑去了大半。柳云卿和赵修远自觉发挥稳定,中式希望很大;而陈彦,则无疑是冲击会元乃至前三甲的强力人选。一种轻松而充满期待的氛围,在小小的院落中弥漫开来。

接下来的日子,便是漫长的等待。放榜尚需时日,他们便利用这段时间,或闭门读书,温故知新;或与“露会”成员小聚,交流考场心得;或由苏幕婉陪着,在洛阳城中闲适地游览,舒缓紧绷了数月的心情。一切都仿佛暂时平静下来,但每个人心底,都在默默期待着那决定命运的金榜张挂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