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回镇见阿虎(1 / 2)

回程的脚步,因着对家的牵挂,比来时多了几分从容。山里住了一晚,半上午陈睿一行便已回到村口,村正闻讯,早早带着几个后生在槐树下等候。

“小郎君,这石头我们可采了不少!”村正引着众人往村口的空场走,那里果然堆着两堆石头,石英石长石,都码成了堆,用草盖着防露水。

陈睿蹲下身,拿起一块石英石对着夕阳看,石质剔透,几乎没什么杂质。“很好,就按这个成色采。”他对村正道,“采来的石头先堆在这里,过些时日我让人来取。”

村正连连点头,又搓着手问:“小郎君,这石头到底能做啥?俺们村里的娃都说,这是您要用来造仙丹的。”

陈睿被逗笑了:“不是仙丹,是瓷器。用这些石头烧出来的瓷碗、瓷瓶,又白又亮,往后你们采的石头越多,换的银钱就越多,日子就能宽裕些。”

旁边的二婶插话说:“俺家那口子,今天在山后坡挖到块拳头大的白石头,说比雪还亮,小郎君要不要看看?”

“拿来我瞧瞧。”陈睿接过那块石英石,果然杂质极少,“这种是上品,价钱能再高些。告诉乡亲们,采到这样的石头单独放,我另外加价。”

后生们听得眼睛发亮,七嘴八舌地问:“真能加价?那俺们明天就去山后坡挖!”

陈睿笑着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对秦校尉道:“把咱们带来的锄头、铁掀、铁钎、铁锤都留下吧,村里开采能用得上。”

秦校尉招呼兄弟们那些工具搬过来。

村正一听,连忙作揖:“小郎君这可是帮大忙了!俺们村里的锄头都还是木头包铁的,哪用过这么好的家伙!”

军士们将带来的三把锄头,十把铁掀、五根铁钎和两把铁锤都卸下来,摆在空场上。这些工具都是新打的,铁刃磨得发亮,木柄缠着防滑的麻绳。后

生们围过来看,摸着铁掀的刃口,啧啧称奇。

“今晚就在村里歇着吧。”村正拉着陈睿的手不放,“俺让婆娘杀只鸡,再烙几张饼,比前几天的羊肉糙,却管饱。”

陈睿应下了,今天已晚,不赶路了。

村正家的茅屋里,炕上铺了新晒的草席。

晚饭时,炕桌上摆着炖鸡,掺了山菌,香气扑鼻;饼烙得金黄,咬一口簌簌掉渣;还有一碗凉拌的马齿苋,清爽解腻。

二婶和几个妇人也来帮忙,坐在灶间的小板凳上,纳着鞋底听陈睿说话。

村正问陈睿怎么运石头的问题。

陈睿想了想:“这是个问题。要是有多的时间,得把去官道的修整修整,最好能让驮马通行。驮马走不了,只能用人挑石头出山。山上需要修整的地方也不算多。”

村正说,现在有工具了,明天就先让大伙去把那个几处路窄的地方拓宽。

第二天一早,陈睿起身时,村里的后生们已扛着留下的工具,往山后坡去了。

村正说,要趁着早上天凉快多干点活。

陈睿站在村口,临行前,他又嘱咐村正:“开采时要注意安全,安全第一,钱可以慢慢赚。”

村正和乡亲们送到山口,手里都捧着些山货:核桃、板栗、晒干的山菌。

陈睿推辞不过,让军士们收下。

“时候不早了,该启程了。”陈睿转头对村正叮嘱道,“采石的事不急,您老多费心,千万别让大伙贪多,耽误了种地,也别累着身子。”

村正拍着胸脯保证:“郎君放心!俺已经盘算好了,每天只让大伙采两个时辰,既不耽误农活,也能把石头采好,保准给您弄得妥妥帖帖的!”

“以后我再来看你们。”陈睿翻身上马,回头挥了挥手。

“小郎君慢走!”乡亲们的声音在山谷里回荡。

“走!回镇上!”一行人拍马而去。

待众人回到镇上,已是戌时。

回到家里安顿好,一伙人去到客栈,刘掌柜已经备好两个大桌酒菜,吃饱喝足,大家身上的疲惫得以缓解。

陈睿和秦校尉一行人在镇上的客栈吃过晚饭,回家的路上有说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