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修葺(1 / 2)

队伍沿着崎岖的山路又走了三个多时辰,日头渐渐爬到中天,又往西边去了,毒辣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林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快到酉时,九天观山门的轮廓才终于在前方的山坳中显露出来。

远远望去,两扇残破的山门歪斜地立在荒野之中,门轴早已腐朽,被山风一吹便发出“吱呀”的哀鸣,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门楣上“九天观”三个字,原本应该是笔力遒劲、漆色鲜亮,如今却被风雨侵蚀得模糊不清,只剩下深浅不一的刻痕,勉强能辨认出当年的形制。

走近了才发现,道观的房舍已尽数沦为残垣断壁。

断砖碎瓦散落一地,混杂着枯败的枝叶和腐烂的草根,连一根完整的木头都找不到——想来是这些年深山里的樵夫或逃难的流民,将可用的木料尽数取走,要么当柴烧,要么拿去搭建临时的居所。

唯有三清殿的地基上,三尊泥塑的三清像还顽强地矗立着,神像身上的彩绘早已剥落殆尽,露出斑驳的泥胎,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裂痕,露出里面的稻草,可眼角眉梢间依旧透着几分俯瞰众生的庄严与慈悲。

道观东侧的药圃,更是荒芜得令人心疼。

被小九精心侍弄的田垄,早已被疯长的杂草彻底吞噬。

半人高的狗尾草、蒲公英和各种不知名的藤蔓肆意蔓延,将原本划分整齐的地块掩盖得严严实实,连一丝当年种满草药的痕迹都难以寻觅。

陈睿站在药圃边,指尖无意识地拂过身旁一株带刺的野草,想起昨夜云虚子在老槐树下叮嘱他种芍药的话语,心头不由得一酸,眼眶微微发热。

“公郎君,道观后面就是松林。”刘伯走到陈睿身边,顺着他的目光望了一眼荒芜的药圃,低声提醒道。

他深知陈睿对已故师傅的敬重,说话时也刻意放轻了语气。

陈睿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感慨,点了点头,迈步朝着松林的方向走去。

穿过几株苍劲挺拔的古松,空气中渐渐弥漫开松针特有的清香。

一座小小的坟头很快便出现在眼前,孤零零地立在松林的空地上。

坟头上长满了不知名的野花,粉白、鹅黄、淡紫各色交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倒像是大自然特意为这位隐世道长献上的祭品。

坟前立着一块简陋的石板,正是去年小九在师傅“仙逝”后,亲手放置的临时墓碑。

上面“恩师云虚子之墓”七个字,带着孩童特有的稚嫩笔触,历经一年多的风雨侵蚀,字迹已经有些模糊,边缘也被风化得粗糙不堪。

陈睿缓缓蹲下身,指尖轻轻抚过冰冷粗糙的石板,指尖传来的凉意顺着神经蔓延至心底。

他的目光落在坟头杂乱的草木和略显塌陷的墓基上,那些野草的根茎已经深深扎进坟土,部分墓边的泥土甚至因为雨水冲刷而流失,露出了

他沉默片刻,缓缓站起身,沉声道:“秦校尉,命人把咱们带的铁钎、铁锤和麻绳都取出来。先搭营帐,明日,咱们亲自动手,给师傅重修墓冢,不能让恩师的长眠之地如此荒芜。”

“属下遵命!”秦校尉立刻应声,转身对身后的军士们高声吩咐,“所有人听令,就地扎营!”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

陈睿率先拿起一把铁掀,走到坟头一侧,对准一簇长势旺盛的野草根部,用力将铁掀插进泥土。野草的根茎盘根错节,异常顽固,他咬了咬牙,双臂发力,猛地撬动铁掀。

随着“咔嚓”一声轻响,草根被硬生生折断,他顺势将那簇野草连根拔起,甩在一旁。

秦校尉和军士们见状,也纷纷拿起工具动手。

有人学着陈睿的样子,挖走墓边的杂草;有人则用铁锤敲碎坟侧松动的碎石,避免这些石块日后滚落损坏墓冢;还有人负责将清理出来的杂草、碎石搬运到远处,分门别类地堆放好。

众人分工明确,动作麻利,原本寂静的松林里,很快响起了铁钎撬动泥土的“簌簌”声、铁锤敲击石块的“叮当”声,还有军士们偶尔的低语声,却并不喧闹,反而透着一种庄重的氛围。

“秦校尉,你带几个人去松林外的山壁处,开凿一些规整的石块来。”陈睿擦了擦额头渗出的细密汗珠,指着坟冢边缘有些塌陷的地方说道,“用这些石块把墓基加固一番,这样才能更好地抵挡风雨侵蚀,让师傅的墓冢长久保存。”

“好!”秦校尉立刻点了四名身强力壮的军士,扛起铁钎、铁锤和麻绳,朝着松林外的山壁走去。

那处山壁的岩石质地坚硬,是加固墓基的绝佳材料。

军士们来到山壁前,先由一人用铁钎在岩石上仔细凿出一道道均匀的裂缝,再由两人合力用铁锤沿着裂缝反复敲击。

“咚!咚!咚!”沉闷的敲击声在山谷间回荡,每一次敲击都凝聚着全身的力气。

汗水顺着军士们的脸颊滑落,滴在滚烫的岩石上,瞬间蒸发。

经过半个多时辰的努力,一块约莫半人高的规整石块终于被凿了下来。

众人立刻用麻绳将石块牢牢捆绑好,四人各持麻绳的一端,喊着整齐的号子,一步步将沉重的石块抬向松林里的墓地。

如此反复,一块块大小均匀的岩石被不断运回来,堆放在墓边。

陈睿则带着剩下的军士,继续清理坟头的浮土和杂草。

他的动作格外轻柔,生怕不小心扰动了墓下的安宁。

遇到那些扎根较深的野草,他便先用铁钎在根部周围挖开一圈泥土,再慢慢将根茎完整地取出,避免拉扯到坟土。对于坟头上那些开得正盛的野花,他没有尽数拔除,而是小心翼翼地将它们移栽到坟侧的空地上,既保留了几分生机,也让墓冢显得整洁庄重。

太阳渐渐西斜,金色的余晖透过松枝的缝隙洒下来,将整个松林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也将众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一夜清露,松林间弥漫着湿润的草木气息。

天刚蒙蒙亮,陈睿便已起身,望着东方天际泛起的鱼肚白,目光沉静。

刘伯早已从行囊中取出备好的香烛纸钱,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新立的墓碑前,神色肃穆。

待军士们整理好工具,刘伯手持三炷香,点燃后对着坟墓深深鞠躬,缓缓开口道:“道长,小人随郎君来看您了。您一生清修,慈悲为怀,教养郎君一场,恩重如山。如今郎君感念师恩,率人重修墓冢,只求您在九泉之下安息,也盼您能保佑郎君往后行事顺遂,早日实现造福苍生的宏愿。”

话语质朴,却满含敬意,听得一旁的军士们也纷纷敛声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