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第17章 作为一个吃货,必须把徒弟教好

第17章 作为一个吃货,必须把徒弟教好(2 / 2)

“尝尝。”陈小九把盘子递过去。萧丰夹了一筷子,嚼了两下,脸有点红:“比小师傅炒的差远了,羊肉还有点老。”

“慢慢来。今天已经练得不错。”陈小九笑着拍他手臂,“明天练牛肉,比羊肉更考验火候。”

第二天,张老爷让人送来了刚摔死的新鲜的黄牛肉,还带了块牛排骨。陈小九先教萧丰做芹菜牛肉,步骤和羊肉相似,只是牛肉纤维更粗,得用刀背拍松,腌的时候多加半勺葛粉。“牛肉比羊肉耐炒,但也得快,不然就像嚼柴禾。”他边说边示范,锅铲翻飞间,牛肉的香气混着芹菜的清苦,比羊肉多了几分厚重。

萧丰练了两遍,直到炒出的牛肉嫩得能咬出汁,才歇下来。

作为一个吃货,陈小九指点萧丰不遗余力,教好徒弟自己才能有吃现成的一天。

灶膛里的火越烧越旺,映得萧丰脸上的汗珠闪闪发亮。他把第二遍炒好的芹菜牛肉端给陈小九,手指还在微微发颤:“小师傅,您再瞧瞧。”

陈小九夹起一筷子,牛肉片虽不及他炒的匀整,却也泛着油亮的光泽,嚼在嘴里,嫩中带点嚼劲,恰好能吃出牛肉的香。“成了。”他点头笑道,“火候掐得准了,明天就能上菜单卖了。做得不错”

萧丰的脸“腾”地红了,挠着头嘿嘿笑:“是小师傅教得好。”

“这可不是我教的。”陈小九往灶里添了块柴,“是你自己肯下功夫。我可听说你晚上没少练。”

萧丰被说中心事,耳朵都红透了,嘟囔着:“怕拖师傅后腿。”

门外的萧掌柜听了,眼眶直发热,悄悄转身去舀了瓢水——自儿子跟着陈小九学手艺,不仅不再像从前那样木讷,连走路都带着股子精气神,这比赚多少钱都让他舒心。

接下来几日,陈小九又教萧丰做红烧系列。先是红烧羊肉,他让萧丰把羊肉剁成大块,冷水下锅焯去血沫,再用油炒香姜片、葱段和茱萸果,“呲啦”一声倒进羊肉翻炒,直到每块肉都裹上焦黄的油脂。“加两勺黄酒去膻,三勺酱油上色,再扔两颗草果、一块桂皮。”陈小九边说边往锅里添热水,“水要没过肉,大火烧开就用小火,炖到能用筷子戳透就行。”

萧丰蹲在灶边守着砂锅,时不时掀开盖子搅一搅,羊肉的浓香味混着香料的气息,飘得满客栈都是。有住店的客商闻着味来后厨探头:“萧掌柜,这是炖啥呢?香得人肚子直叫!”

萧掌柜乐呵呵地应:“红烧羊肉,明儿就上菜单,给您留一大碗!”

等羊肉炖得酥烂,陈小九又教萧丰收汤:“大火把汤汁熬得浓稠,让每块肉都挂上汁,最后撒把葱花,看着就有食欲。”萧丰依言照做,盛出来的红烧羊肉油光锃亮,用筷子夹起一块,肉烂得几乎要散,入口却带着股子嚼劲,一点不腻。

轮到红烧牛肉时,陈小九特意叮嘱:“牛肉比羊肉紧实,得炖更久,最好用陶瓮炖,小火煨两个时辰,才能让肉里都渗进味儿。”他让萧丰把牛肋条肉切成方块,先用盐、酱油和黄酒腌上两个时辰,“这样肉更入味,炖的时候也不容易散。”

萧丰记在心里,第二天一早天没亮就起来处理牛肉,等日头爬到头顶,陶瓮里的牛肉终于炖好了。他小心翼翼地盛出一块,吹凉了放进嘴里,牙齿轻轻一抿,肉就化在舌尖,浓郁的酱香混着牛肉本身的鲜,竟比家里过年炖的好吃十倍。“小师傅,这牛肉……这牛肉快赶上御厨做的了吧!”他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

陈小九笑着尝了一口,点头道:“火候到了,自然就好吃。记住,炖肉急不得,就像过日子,得慢慢熬。”

教完红烧,陈小九又盯上了张老爷送来的牛排骨。他让萧丰把排骨剁成寸长的段,用盐、胡椒和葛粉腌好,再下到热油里炸至金黄。“排骨得炸透,逼出油脂才不腻,捞出来控油,留底油炒香姜末和茱萸果,再加高汤焖煮。”他往锅里撒了大把胡椒粒,“胡椒多放些,吃着发汗,最适合赶路的人暖身子。”

这天下午,张老爷带着个穿青衫的先生来客栈,说是他大兄派来的信使,带过来尝尝新菜。

陈小九让萧丰露一手,少年虽紧张,却也沉着地炒了芹菜牛肉、红烧羊肉,端上刚做好的胡椒牛排骨又炒了两个素菜。

陈小九和萧丰一起去了大堂。伙计把菜摆好,张老爷和信使做个请的手势。

信使每样尝了一口,眼睛渐渐亮了:“张老爷,这菜比长安西市的酒楼做得好多了!尤其是这排骨,胡椒放得妙,一点不腥。”

张老爷捋着胡须笑:“小九师傅教得好,小丰学得也用心。”他看向萧丰的眼神里带着赞许,“过几日我去长安,你跟我同去,让大兄也尝尝咱家的手艺。”

萧丰听了,脸涨得通红,心里却像揣了团火——他从没想过,自己炒菜竟能炒到长安去。随即转头望向陈小九,陈小九微微向他点了点头。

萧丰咧嘴笑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