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玥依偎在苏墨身侧,轻轻“嗯”了一声,目光依旧望着江面,心中默默祈祷苏文渊一路平安。
三人并肩走在返回城中的路上,街道上渐渐热闹起来,叫卖声、孩童的嬉笑声此起彼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苏墨与谢玥低声说着话,商议着接下来打拐办的事务,而谢浩楠却一路沉默,脑海中不断回响着苏文渊临行前的嘱托,心中思绪万千。
回到府衙,苏墨与谢玥便投入到繁忙的事务中,谢浩楠却独自离开了府邸。他没有骑马,只是沿着青石板路缓步前行,不知不觉间,便来到了苏堤。
此时的苏堤,天高云阔,微风带着点凉意。两岸的杨柳垂下细长的枝条,如少女的秀发般随风轻拂,枝条上有的叶子已经泛黄,点缀着些微沧桑。堤边的草地上,一些菊花还正在开放,红的、黄的、紫的,在落叶的点缀下竟开得五彩斑斓。
堤上已有不少百姓,三三两两结伴而行。有的是年迈的夫妇,相互搀扶着,慢悠悠地散步,嘴里说着家常;有的是年轻的母亲,抱着襁褓中的婴儿,轻声哼唱着摇篮曲;还有一群孩童,在草地上追逐嬉戏,清脆的笑声回荡在空气中。不远处的田地里,几位农夫正弯腰收割庄稼,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入肥沃的土壤中,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温馨而祥和。
谢浩楠站在堤边的柳树下,目光缓缓扫过眼前的一切,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他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的他,也曾有过无忧无虑的时光,有父母的疼爱,有温馨的家园。可一场突如其来的拐卖,彻底击碎了他的幸福,让他坠入了黑暗的深渊。
那些年,他受尽了折磨与屈辱,每天都在恐惧与绝望中度过。他曾以为,自己的人生终将在黑暗中度过,再也见不到光明。直到遇到周显将军、遇见周云溪,他才重新看到了希望,找到了活下去的意义。
跟着周显将军,得周云溪赏识,她还教他读书识字,给了他温暖和爱。被父亲找回又遇见苏文渊,遇到苏墨,三年相处,苏文渊又教会他许多,譬如宽厚豁达,譬如清正廉洁。而苏墨,也变成了挚友,始终陪伴在他身边,与他并肩作战。还有父母,谢语,谢研,谢玥,那些温柔善良的,像一束光,照亮了他曾经灰暗的心房,让他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这些年,他与苏文渊一道抗洪筑堤,创办打拐办,解救了无数被拐卖的孩童,帮助他们重返家园。每一次看到那些孩子与家人团聚时的泪水与笑容,他心中便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不仅是为了那些受苦的孩子,也是为了弥补自己童年的遗憾,为了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
他抬手握住腰间的玉佩,那是当年父亲送给他的,温润的触感从指尖传来,让他躁动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他抬头望向远处的江南水乡,青瓦白墙倒映在清澈的水中,渔船在水面上缓缓划过,宛如一幅写意的水墨画。
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值得守护。
他握紧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往后,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与挑战,他都绝不会退缩。他要继续守护江南,守护这里的百姓,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幸福美满,让这片土地永远安定祥和,再也没有拐卖的阴影,再也没有骨肉分离的痛苦。
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泥土的清香,也吹散了他心中的些许阴霾。谢浩楠深吸一口气,只觉得心中豁然开朗。他转过身,目光坚定地望向城中的方向。那里,有他的挚友,有他想要守护的人,有他未完成的使命。
他迈开脚步,沿着苏堤缓缓往回走。阳光透过杨柳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落在他的身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铠甲。他的背影,在秋日的暖阳中,愈发挺拔,愈发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