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心中一动,眸色暗了暗,指尖敲击龙椅的节奏慢了下来,每一声“笃、笃”都透着一股莫名的压迫感。一个念头悄然升起,如同暗夜里的鬼魅,让他心头一沉,却未言语,只是抬了抬下巴,示意进忠继续说。
“这金玉婧野心极大,”进忠的声音里带着几分不屑,却更多的是畏惧,“她虽得宠,却终究是庶出身份。按玉氏的规矩,恪守儒法,嫡庶尊卑分明,庶出女子绝无可能登上王妃之位,她所生的儿子,也无权继承世子之位。可金玉婧偏不甘心,一心想做王妃,还想让自己的儿子将来继承玉氏王位。闵氏王妃身为嫡妻,不仅出身尊贵,手握中馈,还育有嫡子,被立为世子,自然成了她最大的眼中钉、肉中刺。”
进忠顿了顿,咽了口唾沫,又道:“起初,李尹也忌惮闵氏一族的势力,不敢轻易对闵氏王妃动手。金玉婧见状,便仗着李尹的宠爱,日日在府中寻衅滋事,变着法子欺辱闵氏王妃。那玉氏旧吏说,金玉婧暗中克扣王妃的饮食用度,让宫人暗中怠慢王妃,更在李尹面前搬弄是非,说王妃暗中联络闵氏族人,意图架空王爷。平日里更是言语羞辱,无所不用其极,将闵氏王妃贬低得一文不值。闵氏王妃性子温婉,不善争斗,又念及家族荣辱与世子安危,一直隐忍退让,可金玉婧却得寸进尺,变本加厉。最后,闵氏王妃不堪受辱,又孤立无援,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竟在自己的寝宫内自缢而亡了——这事儿,连京中玉氏会馆的商人都有所耳闻,只是不敢对外声张。”
殿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偶尔传来窗外落叶拍打窗棂的轻响,更添了几分阴森。弘历的脸色愈发阴沉,周身的气压低得吓人,仿佛能滴出水来。他微微眯起眼睛,眼底的寒意几乎要凝成冰,放在龙椅扶手上的手,缓缓握成了拳头,指节泛白,青筋隐现,连手背都因用力而绷出凌厉的线条。
他不在乎玉氏的后宅争斗,庶女争宠、嫡妻惨死,在他看来不过是千里之外外邦的家务事,无关痛痒。可他在乎的是李尹的心思,是这背后牵扯到的、与大清后宫息息相关的隐情——玉氏距大清虽远,却与金玉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金玉妍,是他的妃嫔,是这深宫之中,能近他身侧的人。
李尹为何会对一个与金玉妍容貌相似的庶妹如此宠爱?宠到纵容她逼死出身显赫、能为他稳固王位的嫡妻?仅仅是因为容貌相似吗?还是说,他心中一直放不下金玉妍,故而将对金玉妍的念想,都寄托在了这庶妹身上,把金玉婧当成了替身?千里迢迢,念念不忘,这份执念,未免太过可疑。
这个念头刚起,又一个更可怕的猜想在弘历心中滋生:或许,并非李尹单方面惦记金玉妍,而是他们两人本就情投意合、互相喜欢?当年金玉妍入宫,并非心甘情愿,而是被金家与玉氏王室所迫,身不由己?如今李尹入京,金玉妍这般急切地与他私会,是不是在密谋着什么?是不是想借着这次见面,传递千里之外玉氏的消息?
再往深处想,李尹刚继位便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逼死有强大家族背景的嫡妻,可见其心性狠辣,野心不小。他会不会是想借着金玉妍在大清后宫的宠爱,暗中操弄后宫之事,进而影响前朝决策?玉氏近年来日益骄纵,对大清也渐渐没了往日的恭顺,虽远隔千里,却在边境偶有摩擦,会不会便是李尹在背后授意,而金玉妍则在宫中为其充当内应,暗中传递消息、牵制朝臣?
一个个疑问如同毒蛇般缠绕在弘历心头,让他愈发烦躁。他猛地抬手,将桌上的一盏清茶扫落在地,青瓷茶杯摔得粉碎,茶水溅湿了明黄色的地毯,氤氲开一片深色的水渍,如同心头蔓延的猜忌,再也无法遏制。
“皇上?”进忠见弘历神色变幻莫测,周身的怒气几乎要溢出来,不由得吓得浑身一颤,小心翼翼地唤了一声,头垂得更低,几乎要碰到地面。
弘历回过神,眸色已冷得如同万年寒冰,不见一丝温度。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心中翻涌的怒火与猜忌,抬手揉了揉发胀的眉心,沉声道:“此事你做得好。玉氏距京虽远,却不能有半分疏漏——继续暗中盯着,嘉妃与李尹的一举一动,包括他们身边人的言行,还有那个金玉婧的所有消息,哪怕是玉氏境内的风吹草动,都要通过京中渠道一一报来,不得有半分遗漏,更不许走漏半点风声。”
“奴才遵旨!”进忠躬身应道,额头的冷汗已经浸湿了额发,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找对了京中渠道,没有辜负皇上的嘱托,不敢再多说一个字,悄悄退了出去,连脚步声都轻得几乎听不见。
养心殿内,烛影摇曳,映着弘历冷峻的面容。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推开半扇窗户,深秋的寒风瞬间涌入,吹得他袍角猎猎作响,却吹不散他心头的阴霾。望着殿外沉沉的夜色,宫墙连绵如同困住人的牢笼,而千里之外的玉氏,如同一个隐藏在黑暗中的影子,与这深宫的阴谋纠缠在一起。他的眼神愈发锐利,带着一丝决绝与狠戾,指尖紧紧攥着窗棂,指腹被冰冷的木头硌得生疼。
金玉妍、李尹、金玉婧、闵氏王妃……这些名字在他脑海中盘旋,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网的背后,似乎藏着一个跨越千里的巨大阴谋。李尹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金玉妍在其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她对自己的宠爱,究竟是真心实意,还是另有所图?这份跨越千里的牵连,会不会成为动摇大清根基的隐患?弘历想起高曦月临死前留给他的那封信,二阿哥与七阿哥的死,玫贵人与仪贵人当初失子,金玉妍的“贵子”,这一切到底是金玉妍的谋划,还是玉氏的谋划!
秋风再次吹过,烛火猛地晃动了一下,险些熄灭。弘历缓缓握紧了拳头,指节泛白。无论这背后的真相是什么,他都绝不会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哪怕远在千里之外,也敢借着后宫之手,动摇大清的根基,更不允许有人在他眼皮底下玩弄阴谋诡计。
这场由玉氏王爷入京引发的风波,看来远没有结束,反而才刚刚触及到最核心的秘密。而他,身为大清的帝王,必将亲手揭开这层跨越千里的迷雾,将所有隐藏在暗处的阴谋与算计,一一碾碎。夜色深沉,养心殿的灯火依旧亮着,映着帝王孤高的身影,也映着即将来临的、席卷深宫与千里之外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