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之夜,寒意浸骨,连养心殿内的暖炉都挡不住那透窗而入的萧索。殿中只点着几盏蟠龙烛,昏黄光晕在明黄色帐幔上流转,烛泪顺着烛身缓缓凝结,如同这深宫里沉淀的猜忌与阴谋,沉甸甸压在人心头。殿外,秋风卷着枯叶呼啸而过,穿过窗棂缝隙时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将千里之外玉氏的寒凉气息,也一并送进了这帝王居所,却吹不散弘历眉宇间的沉郁。
他斜倚在龙椅上,背脊挺直,周身透着帝王独有的威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一枚成色极佳的暖玉扳指,那玉本是温润的,此刻却被他捻得冰凉。眸色深沉如寒潭,不见底的幽暗里,藏着翻涌的疑云,偶尔抬眼望向跳动的烛火,目光锐利得似要将那火焰穿透,连烛火都似被这威压逼得微微瑟缩。
“皇上,奴才查到了。”进忠轻手轻脚地踏入殿内,袍角沾着夜露的寒气,额角却沁着细密的汗。他躬身垂首,几乎要将额头贴到地面,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几分谨慎与惶然,双手捧着一卷密封完好的密报,高高奉上,“奴才虽未能亲赴玉氏,却在京中寻到了门路,总算摸清了嘉妃娘娘与玉氏王爷李尹的过往。”
李玉见状,连忙上前两步,接过密报仔细检查了一番,确认火漆完好、无半分拆动痕迹后,才躬着身子呈到弘历面前。弘历并未立刻翻阅,只是抬眸瞥了进忠一眼,语气平淡无波,却自带不容置疑的威压:“说吧,京中无路,你是从何处探来的消息?嘉妃与李尹,到底有何渊源?”
“嗻。”进忠应了一声,定了定神,缓缓说道:“回皇上,玉氏距大清千里之遥,奴才虽不能亲往,却寻到了京中几条隐秘门路。奴才先是拘了玉氏会馆里那位常驻的老商人——此人在京经营二十余年,往返玉氏与大清不下数十次,金家与玉氏王室的旧事,他多有耳闻;又设法联络上了李尹使臣身边的一个老仆,那仆人身家都在玉氏,奴才拿捏住他在京的私产把柄,他才敢吐露实情;再加上早年归顺大清的几位玉氏旧吏,他们在玉氏时便是中层官吏,对金、闵两大家族的纠葛也略知一二。多方印证之下,奴才总算拼凑出了全貌。”
弘历的眉峰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指尖摩挲玉扳指的动作顿了顿,示意他继续说。
进忠又道:“嘉妃娘娘并非寻常贡女出身,乃是玉氏重臣金氏嫡女。金家在玉氏手握兵权,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根基极为深厚。正因如此,嘉妃娘娘自幼便常随父母出入王宫,与当时还是王世子的李尹一同长大,算得上是青梅竹马,情谊非比寻常。这一点,那玉氏老商人与旧吏都能佐证,说当年王宫宴席上,两人常一同游乐,情谊远胜旁人。”
指尖摩挲玉扳指的力道骤然加重,指腹将玉上纹路硌得清晰可见。弘历虽早料到两人关系不一般,却未想竟是这般自幼相交的渊源,心头那点疑窦,瞬间又深了几分——玉氏距大清千里之遥,金玉妍入宫多年,却仍对李尹这般关切,这份情谊,未免太过深厚。
“奴才还查到,”进忠的声音压得更低,几乎细若蚊蚋,“当年玉氏决意选贡女送入大清,朝野上下都清楚,这贡女若是能得皇上圣宠,便能为玉氏谋得无数益处,不仅能缓解边境贸易的困境,还能借大清之势稳固王室地位。嘉妃娘娘容貌倾城,又聪慧机敏、善解人意,金家与玉氏王室一番权衡利弊后,便决意推选她入宫。不过奴才还打探到一个传闻,在京的玉氏旧人都私下提及——若非嘉妃娘娘被选为贡女,按当时的情形,玉氏老王爷本已属意于她,有意将她指婚给李尹,让她做王世子妃,日后李尹继位,她便是玉氏王妃。”
“哦?”弘历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眼底却骤然掠过一丝寒芒,如同冰棱划过水面,“竟有此事?”
“是,奴才多方求证,这传闻绝非空穴来风。”进忠躬身道,“那使臣老仆说,当年嘉妃娘娘离玉氏入宫时,李尹曾亲自策马送行,两人在城外十里亭逗留了近两个时辰,期间屏退了所有随从,至于说了些什么,无人知晓。但守在亭外的仆从都瞧着,李尹神色颇为不舍,临别时还赠了嘉妃娘娘一串黄玉手串,嘉妃娘娘也红了眼眶,似有不舍之意。更有那玉氏商人佐证,说嘉妃入宫后,每逢玉氏使臣入京,都会有王室亲信暗中向使臣打探她的近况,言语间多有提及,李尹这些年对嘉妃娘娘一直念念不忘,府中仍留着她当年居住过的院落,里头的物件分毫未动,连窗台上的盆栽都按当年的模样养护着。”
弘历沉默不语,殿内只剩下烛火燃烧的噼啪声。他缓缓握紧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腰间的玉扳指被他捏得几乎要嵌入掌心。脑海中不由自主地闪过这些年金玉妍在宫中的种种模样:她偶尔流露出的对玉氏的牵挂,提及故土时眼中的怅然;为李尹求情时急切到失仪的神态,语无伦次地为其辩解;两人相见时慌乱却难掩关切的眼神,指尖紧紧攥着帕子的模样……一幕幕串联起来,心中的疑窦如同疯长的藤蔓,瞬间缠绕得密不透风。
“那李尹逼死发妻一事,又是怎么回事?”弘历话锋一转,语气冷了几分,带着明显的不耐与审视,指尖敲击着龙椅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
提到此事,进忠的神色也严肃了些,声音里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忌惮:“回皇上,李尹的发妻,乃是玉氏大族闵氏的嫡长女。闵氏在玉氏掌管财赋,势力雄厚,与金家不相上下,当年李尹能顺利继位,少不了闵氏一族的鼎力支持,娶闵氏为妻,本就是稳固王位的政治联姻。而逼死闵氏王妃的,并非李尹一时兴起,实则是受了他的侧室金淑媛的蛊惑与挑唆——这消息,是那归顺的玉氏旧吏亲口所说,他在玉氏王宫任职,曾暗中见过这位金淑媛的手段。”
“金淑媛?”弘历挑眉,眼神骤然锐利起来,身体微微前倾,透着几分探究,“这金淑媛是什么人?与嘉妃又有何关系?”
“回皇上,这位金淑媛名叫金玉婧,正是嘉妃娘娘的庶妹。”进忠说道,“那使臣老仆见过金玉婧的画像,说她容貌与嘉妃娘娘极为相似,尤其是眉眼间的神态,笑起来时几乎如出一辙。也正因这份容貌上的相似,李尹对她极为宠爱,入宫不久便封为淑媛,赏赐无数,宠冠后宅,连正妃闵氏都要让她三分。那玉氏商人也说,玉氏境内早有传闻,说王爷宠爱金淑媛,不过是因为她长得像嘉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