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亲和的令妃(2 / 2)

温热的话语落在耳畔,配上掌心传来的暖意,闵恩静心中微动。她知道令妃如今在宫中的地位,更知道魏嬿婉并非表面这般温婉无害,但此刻,这份恰到好处的关切,却让她紧绷的神经有了一丝松动。她沉吟片刻,眼帘垂得更低,长长的睫毛遮住了眼底的挣扎,终究不敢说实话,只找了个借口,声音低得像蚊蚋,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劳娘娘挂心了,嫔妾无事。不过是近来听闻玉氏王爷的事情,心中有些烦闷罢了。”

她刻意说得轻描淡写,垂着眼帘,不敢去看令妃的神色,连带着浅青色旗装的袖口都垂了下来,遮住了她微微颤抖的手腕,生怕被人看出破绽。

令妃闻言,脸上的神色依旧平和,像是真的不甚在意一般,随口说道:“原来是为了这事。妹妹放心便是,嘉妃已经在皇上跟前多次求情了,玉氏王爷毕竟是外藩亲贵,皇上自有考量,想来不会有什么大事。”

说到这里,她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扫过道旁盛放的秋菊,眼神中带上了几分真切的惋惜,语气也低沉了些:“说起来,本宫倒是可怜那位玉氏王妃。年纪轻轻的,竟被自己的丈夫逼死,实在令人唏嘘。听闻那王妃出身玉氏重臣之家,本是门当户对的好姻缘,到头来却落得这般下场,真是可怜得紧,倒像这秋日里早谢的菊花,可惜了一身风华。”

“逼死”二字像一根针,猝不及防地刺进了闵恩静的心里。她的指尖猛地一颤,一股难以言喻的难受涌上心头,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喉咙,连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胸口剧烈起伏着,脸色愈发苍白。那位王妃,是她的亲姐姐,她们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作画,一起弹琴习舞,她的姐姐是最善良的。可这些话她不能说,只能将所有的情绪都压在心底,死死咬住下唇,才没让自己失态,面上依旧维持着平静,甚至还强装好奇地抬起头,眼神中带着几分茫然,问道:“娘娘,何以见得那王妃是可怜的?”

她想听听,令妃究竟知道多少,又或是,她想说什么。这一问,耗尽了她全身的力气,话音落下后,她的指尖还在微微颤抖。

魏嬿婉脚步微顿,抬眼望了望远处的宫墙,秋雾尚未散尽,青砖黛瓦在朦胧中透着几分肃穆,墙角的爬山虎已染上暗红,添了几分萧瑟。她语气带着几分漫不经心,却字字清晰,像是在诉说一件无关紧要的闲事:“皇上从前与本宫闲话时偶然提起过。说那玉氏王爷做世子的时候,并非老王爷最喜爱的儿子,不过是占了嫡长子的名分,又得了几大世家的支持,才勉强坐稳了世子之位。如今刚继位不久,根基未稳,就急于将发妻逼死,听说还想改立世子,立侧室的儿子。”

她转过头,目光似有若无地瞥了闵恩静一眼,那眼神极快,带着一丝探究与锐利,却又转瞬即逝,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紧接着,她的语气陡然变得坚定,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狠厉,眼神也骤然锐利起来,像是藏在温柔面具下的刀锋,虽只是一瞬,却让闵恩静浑身一寒:“你说那位王妃,是不是很可怜?一辈子都在被人利用,做了他上位的垫脚石,到最后却落得个家破人亡、殒命黄泉的下场。若是本宫的亲人受人如此欺负,本宫定要那人血债血偿,绝不姑息!”

“血债血偿”四个字,从魏嬿婉口中说出,依旧带着她那温柔的语调,却透着一股刺骨的寒意,比秋日的寒风更让人战栗,让闵恩静浑身一震,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眼神中满是震惊与惶恐。她猛地抬眼看向令妃,只见她杏粉色旗装下的身姿依旧挺拔,珊瑚珠串钗的流苏还在轻轻晃动,眉眼间依旧带着笑意,但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不容错辨的狠厉与决绝,与平日里那个温婉和顺的令妃判若两人。那一刻,她才真正意识到,眼前这位令妃娘娘,绝非表面那般简单。

“从前听闻娘娘最是温柔和善,今日才知,娘娘也有着这般狠厉的一面。”闵恩静下意识地说道,声音带着几分颤抖,语气中满是震惊,连带着身体都微微晃动起来。

魏嬿婉闻言,非但没有不悦,反而坦然一笑,那笑意直达眼底,带着几分真诚与坦荡,先前的狠厉已然收敛,又恢复了往日的温婉:“妹妹说笑了。本宫虽是皇妃,但也是魏家的女儿。这深宫里步步惊心,若是连自己的亲人都护不住,连身边的人都不能周全,那才是最无用的。就算是舍了本宫这性命,或是丢了这宫妃的位份,只要能护住家族、护住想护的人,本宫也是在所不辞的。”

这番话掷地有声,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让闵恩静的心彻底乱了。她看着眼前的魏嬿婉,看着她杏粉色旗装上鲜活的玉兰花,看着她鬓边耀眼的珊瑚珠串钗,忽然觉得自己从未真正看懂过这个人。她的温柔是真的,狠厉也是真的,这份清醒与决绝,让她既感到敬畏,又生出了一丝莫名的亲近——那是一种同为孤身在深宫挣扎的共鸣。她的眼神渐渐从震惊转为复杂,有迷茫,有敬畏,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动摇。

两人又往前走了一段,金黄的银杏叶落在她们的肩头,像是无声的点缀。令妃忽然抬手揉了揉额角,眉头微蹙,语气带着几分疲惫,像是真的乏了:“哎呀,不知不觉竟走了这么远,秋风一吹,倒有些乏了。妹妹若是无事,便自便吧,本宫先回永寿宫歇息了。”

“嫔妾恭送令妃娘娘。”闵恩静连忙停下脚步,屈膝行礼,浅青色旗装的裙摆随着动作微微晃动,沾着的几片银杏叶轻轻滑落,她的动作依旧带着几分僵硬,却比先前恭敬了许多。

魏嬿婉对着她温和一笑,点了点头,眼底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便转身领着宫人,缓缓向永寿宫的方向走去。那抹杏粉色的身影渐行渐远,衣袂翻飞,珠翠叮当,渐渐消失在宫墙的拐角处,只留下淡淡的玉兰花熏香,混着桂香,萦绕在空气中。

闵恩静定定地站在原地,望着令妃离去的方向,久久没有动弹。方才的对话在脑海中反复回响,令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像是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尤其是那句“血债血偿”,还有令妃护佑家族的决绝,更因“皇上提及”的由头添了几分分量,像是一道光,照亮了她心中的迷茫。她身上的浅青色旗装还带着秋霜的凉意,衣襟的淡白秋菊仿佛也感受到了她心底的波动,在秋风中轻轻颤动。她的手紧紧攥着,指甲深陷掌心,眼神从迷茫渐渐变得坚定,又带着几分挣扎,显然内心正在经历剧烈的斗争。

“主儿,风大了,露气也重,咱们也回去吧?”贴身宫女智贤见她站了许久,神色变幻不定,从最初的惶恐到后来的震惊,再到此刻的若有所思,连忙上前一步,轻声提醒道,伸手想帮她整理歪斜的青玉小钗。

闵恩静缓缓回过神,目光依旧停留在令妃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过了片刻,她轻轻吸了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胸口的起伏渐渐平复,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走吧。”

她转身,沿着来时的路往自己的住处走去。脚步不再像来时那般虚浮,每一步都踩得稳稳当当,像是踩在沉甸甸的心事上,踏过青石板上的银杏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响。身上的浅青旗装随着步履轻轻摆动,衣襟的淡白秋菊在天光下若隐若现,仿佛也褪去了先前的萧索,添了几分沉静。她抬手,轻轻将鬓边歪斜的青玉小钗扶正,指尖微微用力,眼神也变得清亮起来。宫墙依旧高耸,秋景依旧繁盛,金桂飘香,银杏铺毯,但闵恩静知道,经过今日这一番相遇,有些事情,已经悄然改变了。而她的路,或许也将迎来新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