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甄嬛嬿婉修正后宫 > 第182章 永和宫陆常在

第182章 永和宫陆常在(2 / 2)

陆常在没想到皇帝会夸她,眼睛一下子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掉下来,只小声说:“皇上不嫌弃就好。臣妾……臣妾还会做松鼠鳜鱼、腌笃鲜,都是家乡的老法子,若是皇上想吃,奴婢下次再做给皇上尝。”

“哦?还有这么多拿手菜?”皇帝笑了,指了指石桌,“这槐树下的石桌倒凉快,进忠,去取副碗筷来,朕今日就在这儿用膳。”

进忠连忙应下,心里已明白了七八分——皇上前些日子被嘉贵妃的刻意讨好、后宫的明争暗斗弄得心烦,如今见了陆常在这般实在不做作的,又闻着满院的槐花香和菜香,反倒觉得新鲜暖心。

陆常在忙不迭地去小厨房拿碗筷,脚步都有些轻快,小宫女在一旁帮着摆碗,槐树叶偶尔落下一片,飘在石桌上,透着几分惬意。皇帝吃着春卷,听陆常在说家乡的事——说江南的春天,田埂上都是荠菜;说她娘教她做豆腐,要磨三遍、滤三遍才能嫩;说她入宫后想念家乡味,才在永和宫的槐树下开了菜畦。没有奉承,没有所求,只像个寻常女子在说家常话,却让皇帝听得入了神。

待皇帝离开时,夕阳已染红了槐树叶。他看着陆常在站在院门口躬身送别的模样,忽然对进忠道:“陆常在性子实在,手艺也好,今晚就召陆常在入养心殿,再让内务府送两个宫人来,让她把小厨房好好拾掇拾掇——这槐树下的菜畦,也留着,往后朕来,还能吃着她种的新鲜菜。”

进忠连忙应下,高声宣了旨。陆常在愣在原地,半晌才反应过来,对着皇帝离开的方向连连叩首,声音都带着哭腔:“臣妾……臣妾谢皇上隆恩!”

消息传到春禧殿时,顺嫔正享受着木禾的伺候。她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滚烫的茶水溅在指尖,她却没察觉,眼底闪过一丝不悦,面上却依旧温和:“哦?陆常在?倒是许久没听过这个名字了,没想到竟得了皇上的喜欢——永和宫那偏殿偏僻得很,倒让她占了个清静。”

木禾在一旁劝慰道道:“皇上也是男人,偶尔会喜欢些实在的。娘娘也别在意,咱们好好的在春禧殿住着,皇上自然会记着您的。”

顺嫔没在说话,心里却起了心思——她费尽心思讨好太后、在皇上面前装温婉,皇上也不来看她,倒不如一个住在永和宫偏殿、只会做菜的低位份嫔妃得宠?她看向木禾吩咐道:“去查查,这陆贵人近日跟谁走得近,有没有什么人在背后给她出谋划策。”

而翊坤宫中,甄嬛正听魏嬿婉回话。“姐姐,您猜得真准!皇上不仅在陆常在的槐树下用了饭,还召了陆常在晚上侍寝,顺嫔那边已经派人去永和宫查了,想来是把心思都放在她身上了。”

甄嬛端着茶盏,望着窗外的暮色,嘴角露出一丝淡笑:“这就好。陆常在人实在,不会卷入争斗,顺嫔盯着她,便没空再查刘全的事,也没空算计舒嫔的胎。芸枝,你再去永和宫一趟,跟陆常在说,让她别慌,皇上喜欢的是她的实在,往后该种树种菜还种树种菜,不用学那些嫔妃插金戴银的样子。”

“奴婢这就去。”芸枝应下。

此后,皇帝果然常去永和宫东殿。有时是午后散步,有时是晚膳后,每次去,陆贵人都已在槐树下摆好了小桌,桌上是热腾腾的家常菜——春天是荠菜春卷、腌笃鲜,夏天是糟三样、绿豆百合羹,秋天是蟹粉豆腐、桂花糖芋苗,冬天是羊肉汤、萝卜丝饼。她从不多问皇帝的朝政,也不奢求更高的位份,只安安静静地做菜,陪皇帝说些槐树下的趣事,偶尔给皇帝缝个布荷包,上面绣着几棵青菜、一朵槐花,却比那些金线绣的龙凤荷包更让皇帝喜欢。

顺嫔也曾试着打压陆常在——故意让内务府晚送食材,让御膳房抢她的新鲜蟹肉,可陆常在却不在意,依旧在槐树下种她的菜,实在没食材了,就用玉米面做窝头、用红薯熬粥,皇帝反倒觉得她不娇气,握着她粗糙的手说:“你这双手,是干活的手,比那些涂脂抹粉的手金贵。”

顺嫔的算计落了空,反倒在皇上面前落了个“小气”的印象,愈发不敢轻举妄动,只能一门心思盯着永和宫的动静,生怕陆常在再得宠。

甄嬛则趁着顺嫔分心的功夫,让三宝悄悄去查刘全妻儿的下落。三宝顺着刘全之前的行踪,查到京郊的一个庄子,那庄子竟是太后的远亲名下的——顺嫔果然借着太后的势,把刘全的妻儿藏在了那里。甄嬛没有声张,只让三宝盯着,等着合适的时机,

后宫的棋局,从来都不是只靠身份和算计就能赢的。永和宫槐树下的烟火气,既是皇帝的慰藉,也是甄嬛的棋子,而顺嫔,终究还是被自己的猜忌和野心,困在了没有暖意的春禧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