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一号办公楼,三楼,书记办公室。
时间在厚重的窗帘和隔音良好的墙壁间,仿佛流淌得格外缓慢。孙建国靠在椅背上,左手端着那杯泡了多年的紫砂杯,右手拿着那份来自星海市的《试点方案》。
他没有立刻翻开。
他的目光先是落在了封皮上那一行略显拘谨的副标题——“建议稿”三个字上。这三个字,像一个知进退的下属,在敲门前先躬下的身子,姿态谦卑,却又清晰地表明了来意。
他知道昨天下午省政府那场协调会。赵立春想用一份烫手的授权来“捧杀”陆远,钱立群那帮厅长们则想用专业的壁垒把这份授权变成一纸空文。这些官场上的弯弯绕绕,他见得多了,也有些乏了。他本以为,陆远这个年轻人,要么会选择隐忍,在碰壁后回来诉苦;要么会沉不住气,闹出些不愉快的动静。
他没想到,陆远选择了第三条路。
他连夜写了一份“作业”,在第二天清晨,直接送到了他这个“老师”的案头。
孙建国将茶杯轻轻放在桌上,发出沉闷的一响。他戴上老花镜,翻开了方案的第一页。
前言部分,不出所料,满是恭敬和拥护。陆远将钱立群等人提出的“联合评估机制”、“数据对位核验”等建议,全部吸收采纳,并将其拔高到了“确保改革行稳致远”的战略高度。通篇都是“感谢”、“学习”、“深受启发”,仿佛昨天会上那个被围攻得几乎无话可说的年轻人,发自内心地认同了所有针对他的“紧箍咒”。
孙建国看得面无表情,手指却无意识地在厚实的红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有点意思。这小子,不急着辩解,先顺着你的话说,把你的话变成他的话。
当他翻到第二部分,“‘红绿灯’项目分类管理模型”这几个字映入眼帘时,他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住了。
绿灯项目:符合全省战略,产业优质,能耗低。审批后报备,实行“默认通过制”,五个工作日内无异议即视为通过。
黄灯项目:部分指标处于临界状态。市级初审后提交省级审核,时限十五个工作日。
红灯项目:明确与产业政策冲突。市级不予受理,直接由企业向省级申报。
孙建国取下了老花镜,揉了揉眉心,又重新戴上,身体不自觉地向前倾了倾,目光逐字逐句地扫过那些条分缕析的文字。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应对之策了。
钱立群的“联合评估机制”,本质上是一个模糊的、拥有巨大自由裁量权的“人治”工具。项目能不能过,何时能过,全凭他们一句话。而陆远这个“红绿灯”模型,则是用一套清晰、量化、公开的“法治”逻辑,彻底解构了钱立群的权力核心。
它把“人”的判断,变成了“标准”的判断。
它看似接受了你的“评估机制”,却釜底抽薪,为你这个机制设定了明确的游戏规则。你钱立群再想凭借个人好恶或者部门利益去卡一个优质项目,就得先掂量掂量,这个项目到底属于哪个“灯”。尤其是那个“默认通过制”,简直是神来之笔,将审批的压力,从项目方,巧妙地转移到了审批方自己身上。
孙建国在官场几十年,见过太多文件。有的辞藻华丽,空洞无物;有的逻辑混乱,不知所云。但像眼前这份,将政治智慧、行政效率和法治精神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方案,他也是许久未见了。
这小子,脑子里装的不是浆糊,是精密的齿轮。
他继续向后翻,看到了第三部分——“风险管控与汇报机制”。
当看到“星海市委、市政府将以‘月报’形式,将新区所有重大项目进展、遇到的问题、以及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整理成册,绕过所有中间环节,直接呈送省委书记、省长……”这几行字时,孙建国那张始终波澜不惊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
这哪里是汇报,这分明是递过来一根缰绳。
一根让他孙建国可以绕开省政府的繁琐流程,直接掌控星海新区这驾“改革马车”的缰绳。
你不是怕我乱来吗?我把账本每月都摊开在您面前。你不是怕如此一来,省政府那边的任何小动作,钱立群等人的任何刁难,都将在这份“月报”面前,无所遁形。
赵立春想把陆远当枪使,去冲击省直部门的堡垒。
陆远却反手将自己,连同整个星海市,变成了孙建国这位省委书记的“直辖地”。
高明。
实在是高明。
孙建国合上了方案,身体重新靠回宽大的椅背。他摘下眼镜,看着窗外那片被阳光照得透亮的绿叶,久久没有说话。
他想起了那天在常委会上,陆远扮演“太极宗师”,提出要省里派领导“坐镇指导”时的场景。当时,他只觉得这个年轻人滑不溜手,懂得借力打力。现在看来,他还是低估了陆远。
那天的“太极推手”,只是一个开场。今天这份“红绿灯方案”,才是真正的杀招。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他不仅要赢,还要赢得你心服口服,让你挑不出半点毛病。
这个年轻人,有担当,更有手腕。懂规矩,更懂得如何利用规矩。
这才是真正能做事的帅才。
沉吟半晌,孙建国重新拿起桌上的那份方案,翻到首页,然后从笔筒里,抽出了一支很久没用过的红笔。
笔尖落在纸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他没有写太多,只在标题的空白处,写下了两行字。
第一行,力道平稳,带着欣赏:“这个思路很好,就这么办!”
第二行,笔锋陡然变得凌厉,力透纸背:“省直各部门,全力配合,不得掣肘!”
写完,他放下笔,按下了桌上的内部通话器。
“明宇,进来一下。”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大秘刘明宇快步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