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代码:烬 > 第15章 弱点分析

第15章 弱点分析(2 / 2)

工作与家庭的边界模糊:王浩是否会偶尔在家中的个人设备上处理工作?哪怕只是查看一下邮件?高级管理人员往往很难完全将工作与生活割裂。而这种模糊的边界,就是安全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家庭网络的安全等级,无论如何也无法与“龙吟”系统的内部网络相提并论。

对家人的过度信任:王浩对王哲的关爱,可能会转化为一种潜意识的信任。他是否会允许王哲使用某些他名下的设备?是否会在家庭电脑上保存一些并非绝密、但属于内部信息的文件?他是否会因为相信家庭的“安全性”,而在与家人交谈时,无意中透露一些工作中的信息碎片?这种基于情感的信任,恰恰是社交工程最佳的突破口。

依赖自动化与系统:像王浩这样的系统管理者,自身往往会极度依赖“龙吟”系统带来的便利。他的日程安排、通讯、甚至部分决策辅助都深度依赖系统。这种依赖可能导致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认为在系统的保护下,一切都是可控的。他可能会忽略最基础的人际欺骗和非技术层面的渗透。他的思维是“系统性”的,而林劫需要用的,是“人性”的算法。

林劫的目光在“家庭”这个关键词上停留了最久。一条清晰的攻击路径,开始在他脑中逐渐成形,冰冷而精确:

触发点:王哲。这个对世界充满好奇、技术天赋初显、又渴望突破父亲管束的少年,是撬动王浩堡垒最理想的支点。

初始接触:通过那个伪装成“匿名代理工具”的漏洞包。一旦王哲运行,林劫就能在王哲的手机或电脑上建立一个隐蔽的“了望哨”。

横向移动:以王哲的设备为跳板,渗透进王浩的家庭网络。家庭网络通常被视为“可信内部网络”,其安全监控远弱于办公网络。

权限提升:在家庭网络中,寻找王浩可能使用的个人设备(他的私人笔记本电脑、平板等)。利用家庭网络内部的信任关系,尝试获取这些设备的访问权限。人们往往会在个人设备上使用与工作相关或类似的密码,或者保存着工作VPN的凭证。

关键突破口:如果能在王浩的个人设备上站稳脚跟,就有可能捕获到他通过家庭网络远程登录“龙吟”内部系统的凭证或会话信息。即使不能直接获取最高权限,也能作为一个受信任的内部节点,大幅降低直接攻击王浩办公系统的难度和风险。

信息收集与威慑:即使无法直接攻破王浩的工作终端,也能从家庭侧收集到大量关于王浩的隐私信息(财务往来、私人通讯、健康状况等),这些信息本身就可能成为强大的威慑武器,或者在特定时机用于对他进行“社交工程”攻击,迫使其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这个计划的核心,在于“信任链的污染”。利用王浩对家庭的信任,以及王哲对父亲权威的微妙反抗和技术好奇,从内部腐蚀掉王浩自以为坚固的防御体系。

林劫关掉了分析界面,房间内只剩下服务器低沉的运行声和他平稳的呼吸声。他看了一眼后台监控程序,代表王哲数字身份的那个光点依旧在“像素绿洲”社区里活跃着,尚未触发他设下的饵。

他并不急躁。狩猎需要耐心,尤其是当猎物并非普通的野兽,而是一头守护着更深层秘密的、警惕的“牧羊犬”时。他已经分析出了王浩的弱点——那看似坚固的铠甲下,最为柔软的人性核心。

现在,他只等一个信号,等那条小鱼儿,自己去触碰那枚伪装成珍馐的鱼钩。然后,他才能挥出那根连接着鱼钩的、看不见的线,尝试去牵动,乃至勒紧那头更大猎物的咽喉。夜色,在屏幕的微光外,愈发深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