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代码:烬 > 第14章 社交工程

第14章 社交工程(2 / 2)

林劫的嘴角微微牵动了一下。果然如此。王哲继承了父亲在技术上的天赋和兴趣,但他显然比父亲更具探索欲和叛逆精神,尽管这种叛逆被小心翼翼地隐藏在看似无害的娱乐之下。他甚至发现王哲在一个极客论坛里,隐晦地咨询过如何破解家中智能路由器的家长控制功能,以获得更自由的网络访问权限。

“有趣的小家伙……”林劫心想。王哲的数字画像在他脑中逐渐清晰:一个聪明、有主见、渴望突破束缚的少年,生活在父亲期望和自我探索的夹缝中。他对技术的热爱,既可能成为他未来的基石,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指向他父亲堡垒的一把钥匙。

接下来,林劫需要了解王哲的物理世界。他调取了王浩住宅小区周边的公共监控录像,结合王哲在“像素绿洲”上抱怨“又要去上无聊的钢琴课”的动态时间,大致勾勒出了他每周的固定行程:周一、三、五放学后参加篮球训练,周二、四则去上钢琴课,通常由王浩的妻子接送,但偶尔(比如王浩妻子有其他安排时),王哲会自己乘坐公共轨道交通返回。

林劫特别注意到了王哲的一个习惯:在等车或乘坐轨道交通时,他几乎总是戴着耳机,低头专注地看着手机。他的手机型号是一款最新款的高性能智能机,是王浩送给他的生日礼物。

一个计划开始在林劫脑中逐渐成形。直接攻击王浩的终端是下策,风险极高。但如果能先控制王哲的设备,尤其是他那部几乎从不离身的手机,或许就能以此为跳板,当王哲回到家中,连接上家庭Wi-Fi时,悄无声息地渗透进王浩的家庭内部网络。家庭网络,往往是企业高管安全链条中最脆弱、最私人化,因而也可能最疏忽的一环。

这需要精细的操作。不能是粗暴的病毒植入,那样容易被手机自带的安全软件或王浩可能设置的家族网络安全监控发现。它必须像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伪装成王哲感兴趣的东西,诱使他主动点击,甚至是在他寻求解决某个“麻烦”时,“恰好”出现的一个完美解决方案。

林劫开始着手准备“饵料”。他分析了王哲最近在“像素绿洲”和极客论坛上的关注点。王哲似乎对一款刚刚开启预售的、需要抢购的虚拟现实游戏舱非常着迷,但在论坛里抱怨家里管得严,估计没戏。同时,他也在为一个机器人社团的编程项目遇到的技术难题而烦恼。

林劫决定双管齐下。他伪造了一个极其逼真的、关于那款VR游戏舱的“内部抢先体验版”下载链接,声称可以绕过官方限制,提前体验部分内容。同时,他又准备了一个伪装成“高级机器人编程算法库”的工具包,里面暗藏了经过高度伪装的漏洞利用程序。

接下来,他需要选择一个投放渠道。直接通过“像素绿洲”的私信发送,显得太突兀,容易引起警惕。最好的方式,是让这个“饵”通过一个王哲相对信任的渠道“自然”地出现。

林劫将目光投向了与王哲在“像素绿洲”上互动频繁的“数据K”。他花了些时间分析“数据K”的发言习惯和兴趣点,然后,小心翼翼地冒用了这个身份,在一个王哲经常访问的技术讨论版块里,发布了一个看似求助的帖子:““跪求”有没有大佬有办法搞定学校网络对Stea的封锁?想和‘哲别W’联机打《深空》都快想疯了!”

在帖子常见的、但可能已被学校封堵的翻墙方法,然后“不经意”地提到:“对了,如果只是临时用一下,可以试试这个匿名的代理工具,我最近发现挺稳定的,顺便还能访问一些……嗯,你懂的,外面的好东西。“附上一个链接””

这个链接,指向的正是林劫准备好的、包含漏洞的“算法工具包”。他希望王哲在看到好友“数据K”的“求助”和“分享”后,会因为共同的需求和好奇心,主动点击那个链接。

做完这一切,林劫深吸了一口气,将意识从浩瀚的数据海洋中抽离。窗外,瀛海市的霓虹灯依旧不知疲倦地闪烁着,勾勒出这座钢铁森林冰冷而华丽的轮廓。他感到一种深深的疲惫,并非来自身体的劳累,而是源于这种永无止境的窥探、算计与利用。

为了复仇,他不得不将自己也变成阴影的一部分,去撬动另一段看似无辜的人生。他知道,一旦王哲点击了那个链接,不仅他父亲的堡垒将出现裂痕,这个少年原本平静的生活,也必将被卷入一场他无法想象的漩涡之中。

林劫闭上眼,眼前仿佛闪过林雪阳光般的笑容,那笑容像一道微光,短暂地照亮了他心中冰冷的角落,随即又被更深的黑暗吞噬。他别无选择。

他移动光标,点击了“发布”。饵,已经悄无声息地撒了下去。现在,需要的是耐心,等待鱼儿在自以为是的探索中,主动游向那张看不见的网。寂静的房间里,只有服务器散热风扇发出低沉的嗡鸣,像是捕猎前最后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