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官场人情:我的人情能无限升值 > 第202章 报告递交,震惊四座,丁主任和王副市长都傻眼了

第202章 报告递交,震惊四座,丁主任和王副市长都傻眼了(1 / 2)

第202章:报告递交,震惊四座,丁主任和王副市长都傻眼了

电话接通,那头传来一个沉稳而熟悉的声音。

“喂,哪位?”

陈默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晨曦中逐渐苏醒的城市,平静地开口。

“丁主任,早上好,我是陈默。关于房地产的调研报告,我写好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

丁文华显然有些意外,他本以为这个烫手的山芋,怎么也得在陈默手里捂上个十天半月。这才几天?通宵赶出来的东西,能有什么分量?他心里掠过一丝轻视,但语气却透着恰到好处的关切和惊喜。

“哦?小陈啊,这么快就完成了?辛苦了辛苦了!年轻人就是有干劲。你别急着送过来,先好好休息一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报告内容比较重要,我想还是早点向您汇报。”陈默的语气不卑不亢,听不出丝毫情绪。

“好,好,那我在办公室等你。”丁文华挂了电话,靠在自己的大班椅上,端起泡着浓茶的杯子,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他要的,就是陈默的这份“愣头青”式的冲劲。报告写得越快,内容想必越尖锐,越不留余地。这样的刀,才够快,够锋利。至于递刀之后,陈默这把刀会不会被震断,那就不是他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半小时后,陈默出现在政研室主任办公室门口。他敲了敲门。

“请进。”

丁文华正戴着老花镜看一份文件,见陈默进来,他立刻摘下眼镜,满脸和煦的笑容站起身。

“小陈来了,快坐。看你这眼圈,肯定是一宿没睡吧?太拼了,我得跟老周说说,不能这么压榨我们的年轻干部嘛。”

他亲热地拍了拍陈默的肩膀,口中的“老周”自然是市委书记周建国,这话既是拉近关系,也是一种隐晦的提醒:你的功劳,我都看在眼里,也会帮你往上递话。

陈默只是笑了笑,将手中那个厚实的牛皮纸档案袋双手递了过去。

“丁主任,您先过目。”

档案袋没有封口,丁文华接过来,能感觉到那沉甸甸的分量。他满意地点了点头,看来内容是下了功夫的。他抽出那叠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稿纸,目光落在了标题上。

《关于我市房地产市场潜在风险及对策研究》。

很标准的标题,四平八稳。丁文华靠回椅子里,悠闲地呷了一口茶,开始审阅。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要在一堆慷慨激昂、充满个人情绪的文字里,寻找那些可以用来攻击王启年的“炮弹”。

然而,只看了两页,他脸上的笑容就渐渐凝固了。

没有激昂的文字,没有主观的臆断,甚至连一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都很难找到。

通篇都是冰冷的数据、严谨的图表、客观的分析。

凤凰市近五年房价涨幅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对比图,两条曲线以一种触目惊心的姿态分道扬镳。

全市各区商品房空置率热力图,市中心几片区域红得发紫,如同溃烂的伤口。

居民部门杠杆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对比,那根代表凤凰市的柱状图,已经远远超出了警戒线。

丁文华扶了扶鼻梁上的老花镜,仿佛想看得更清楚一些。他快速地翻动着书页,手指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他想找的是一把匕首,可陈默递上来的,却是一整套完整的手术器械,还附带了一份详细到令人发指的全身ct扫描报告。

当他翻到“问题成因分析”那一章时,他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

“……部分企业在土地招拍挂环节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优势……”

“……特定企业接手后,‘老大难’拆迁项目推进速度异常顺利……”

“……金融机构对个别房地产企业的信贷审批过于宽松,甚至出现了违反审慎经营原则的‘绿色通道’……”

每一句话,都没有指名道姓。

但每一句话,都像一颗精准的定位螺丝,死死地钉在王启年和他弟弟王启宏构建的那个庞大利益集团的骨架上。丁文华的后背,不知不觉已经渗出了一层冷汗。

这已经不是借刀杀人了。

这是在邀请一位顶级的外科医生,来给凤凰市做一场刮骨疗毒的大手术!

他继续往下看,当看到“对策与建议”里提出的“成立由纪委、审计、国土、金融监管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近五年来所有出让的土地和发放的开发贷款进行全面复核审查”时,丁文华的手指猛地一颤,茶杯里的水都晃了出来。

疯了!这小子是疯了!

这哪里是针对王启年?这是要把整个凤凰市的土地、金融系统,翻个底朝天!这要牵扯出多少人?掀起多大的风浪?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控制范围,甚至超出了他敢想象的范围。

他原以为陈默是把刀,现在才发现,陈默递过来的是一颗核弹,而他,就是那个负责按下按钮的人。

他猛地抬起头,死死地盯着陈默,眼神里再也没有了先前的和煦,只剩下震惊和审视。

“小陈……你这份报告……写得很有深度。”他艰难地组织着语言,喉咙有些发干,“但是不是……太激进了?牵扯的面太广,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动荡。我们解决问题,还是要抓主要矛盾,讲究方式方法嘛。”

他试图把话题拉回到派系斗争的轨道上来,暗示陈默应该把矛头对准王启年个人,而不是整个系统。

陈默静静地看着他,目光清澈而坦然。

“丁主任,我在调研中发现,问题本身就是系统性的,是环环相扣的。如果只针对某一个点,而不去改变产生问题的土壤,那不过是割掉一茬韭菜,很快又会长出新的一茬。我认为,只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对市委负责,对凤凰市的未来负责。”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大义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