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袁凡,胆子也太大了!这是直接捅马蜂窝啊!”
刘一手教授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放在膝盖上的手紧紧握拳,指甲深陷掌心。他身边那个王助理,更是额头冒汗,坐立不安。
他们万万没想到,袁凡不仅敢在这种场合把这件事捅出来,而且还拿出了如此扎实、直观的数据证据!这比任何言语指控都更有力!
那位校党委副书记的脸色也变得极其难看,他狠狠瞪了设备处负责人一眼。
“当然,我们发现这些问题,目的不是为了指责谁。”袁凡适时地控制住节奏,将话题引向建设性方向!
“正如市委市政府正在大力推进的高教改革所倡导的,我们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更加透明、公平、高效的资源分配与监督机制。”
他简要阐述了自己在爷爷布置的“作业”中思考的几点思路:强化学术共同体在资源分配中的决策权、建立透明的共享规则与监督渠道、设立面向青年和交叉学科的专项支持基金。
他的论述,既有宏观视野,又有微观数据支撑,既有对问题的尖锐揭示,又有基于理性的建设性思考。整个过程,他语气平稳,逻辑清晰,态度不卑不亢。
当袁凡说出“我的报告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时,会场出现了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今天开赛以来最热烈、最持久的掌声!
这掌声,是对他学术能力的肯定,更是对他这份敢于直面问题、用数据和逻辑说话的勇气与担当的赞赏!
陈庚院士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用力地鼓着掌。周铸和少年班的同学们更是激动得手掌拍红了都浑然不觉。
“太牛逼了!凡哥!”赵文武几乎要跳起来。
李慕雪看着台上那个沐浴在掌声和目光中,却依旧沉静如水的少年,眼中异彩连连,心中某种情感如同破土的春芽,愈发清晰。
接下来是提问环节。
刘一手派来的那两个博士生,硬着头皮站了起来。
他们按照准备好的问题提问,但语气和措辞,在袁凡刚才那番有理有据、占据道义制高点的报告对比下,显得格外苍白和无力。
提出的所谓“理论瑕疵”和“数据疑问”,也被袁凡用更深入的理论解释和更细致的数据分析轻松化解。
其中一个博士生情急之下,语气不由得带上了几分质疑和攻击性:“袁凡同学,你不觉得你一个本科生,在这种场合谈论资源分配这种宏观问题,有些……有些不自量力吗?而且你的数据来源,是否涉及违规获取?”
这个问题已经带有人身攻击和暗示违规的味道,超出了纯学术讨论的范畴。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不满的嘘声。陈庚院士的眉头紧紧皱起。
袁凡却并未动怒,他看向那位提问的博士生,目光平静中带着一丝怜悯,清晰地说道:“学术探讨,无关年龄资历,只关真理与事实。
至于数据来源,我们严格遵循了学校关于平台日志数据研究和使用的相关规定,所有分析均基于脱敏后的公开或授权使用数据。
如果这位学长对数据真实性或我们的分析方法有疑问,欢迎会后依据学校规定程序,进行核查和指正。”
不卑不亢,有理有据,直接将对方带有恶意的质疑化解于无形,还反将一军。
那位博士生面红耳赤,在周围一片鄙夷的目光中,讪讪地坐了下去,再也说不出话来。
反击,干净利落!
瓦解,从内部开始!
经此一役,刘一手精心策划的学术发难,彻底破产。
不仅没能打压到袁凡,反而让他在全场师生面前,树立起了学术扎实、敢于直言、沉稳有力的耀眼形象。
而刘一手团队垄断资源、打压异己的行径,也被那一个个冰冷的数据图表,赤裸裸地暴露在了阳光之下,人心尽失。
论坛结束后,袁凡立刻被许多感兴趣的老师和学生围住,交流探讨。
刘一手教授则铁青着脸,几乎是第一时间拂袖而去,连惯例的闭幕式都没有参加。
他知道,他输了。
输掉的不只是一场论坛上的交锋,更是人心,是道义,是在未来改革格局中本已摇摇欲坠的地位。
风波并未止息。
袁凡论坛上的报告内容和那份触目惊心的数据分析,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在明珠大学乃至更广的范围内传播开来,引发了更深层次的讨论和反思,也为正在制定中的改革实施细则,提供了最鲜活、最有力的注脚和推动力。
而袁凡,在经历这场风暴洗礼后,静静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在同伴们簇拥下走出报告厅。外面的阳光正好,落在他依旧平静的脸上。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但他的剑,已然出鞘,并且足够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