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大学的秋天,在几场淅淅沥沥的秋雨之后,终于驱散了最后一丝暑气,变得天高云淡,风清气爽。
校园里的银杏树开始染上灿烂的金黄,与依旧苍翠的松柏和渐渐转红的枫叶交织出一幅斑斓的画卷。
然而,在这片宁静而充满诗意的秋色之下,少年班的气氛却因为即将到来的月度考核,而陡然变得紧张起来。
月度考核,是少年班独有的、近乎残酷的淘汰机制。
它不仅检验学生们的知识掌握程度,更考验他们的学习能力、思维速度和心理素质。
每次考核,都会进行严格的排名,连续两次排名垫底者,将面临被劝退的风险。
这对于这些习惯了赞誉和成功的天之骄子而言,是无形的巨大压力。
考核科目涵盖数学、物理、计算机和一门综合素养(包括逻辑、批判性思维等)。
考场设在物理学院最大的阶梯教室,气氛肃穆。
监考的是辅导员宋婉婷和助教周铸,两人表情严肃,在考场内来回巡视,确保绝对的公平。
袁凡坐在靠窗的位置,神情一如既往的平静。
他复习得很充分,对这种程度的考核并无多少紧张感,更多的是将其视为一次检验自己阶段性学习成果的机会。
他注意到前排的李慕雪脊背挺得笔直,眼神专注,带着一种蓄势待发的锐气;斜后方的张浩则显得有些紧张,不时地深呼吸,握着笔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而赵文武,则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甚至还偷偷对袁凡挤了挤眼,仿佛胜券在握。
考试铃声响起,试卷下发。教室里瞬间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偶尔翻动试卷的轻响。
前半场是数学和物理,题目难度极大,涉及了很多超出课本范围的进阶知识和思维技巧。
袁凡答题速度很快,思路清晰,几乎没有任何阻滞。李慕雪也毫不逊色,下笔如飞。
大部分学生则陷入了苦战,眉头紧锁,考场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中场短暂休息时,学生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对答案,或兴奋,或沮丧。
“我的天,最后那道广义相对论背景下的场论题也太变态了!”
“我感觉我数学要完蛋了,那个拓扑相关的证明题根本没思路……”
“袁凡,李慕雪,你们最后那道题答案是多少?”有人忍不住问道。
袁凡和李慕雪对视一眼,报出了各自的答案和思路,竟然大同小异,只是推导路径略有不同。周围响起一片哀嚎和赞叹。
“完了完了,我跟你们不一样……”
“怪物!你们两个都是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