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会议!!(2 / 2)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老辣的分量:“袁县长雄心壮志,令人钦佩啊。效率、透明、创新,都是好词。不过嘛……”

他故意拖长了语调,目光扫过脸色各异的局长们,像是在给他们打气。

“改革嘛,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就说这个‘一站式服务’,想法是好的,但心利益,阻力肯定不小。

搞不好,效率没提上去,反而弄成一锅夹生饭,群众投诉更多,那就得不偿失了。”

他顿了顿,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呷了一口,才继续道:“还有这个产业基金,盘子就这么大,僧多粥少。都往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倾斜,那些解决了大量就业、支撑着县里税收基本盘的传统企业怎么办?

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厚此薄彼,恐怕会寒了老企业的心,影响稳定大局。我看啊,还是要慎重,多调研,多听听各方面意见,步子稳一点好。”

张坤的话,像一盆温吞水,精准地泼在袁天刚刚点燃的火焰上。既没有正面反对,又处处点出了“困难”和“风险”,更巧妙地将“影响稳定”的大帽子隐隐扣了下来。

几个原本被袁天说得有些动摇的局长,如财政老钱、环保赵有德,眼神又开始飘忽闪烁起来。

是啊,张县长说得在理,改革哪有那么容易?动谁的奶酪谁不急?万一搞砸了,责任谁来担?

会议室的气氛,因为张坤这看似“老成持重”实则绵里藏针的发言,瞬间变得微妙而压抑。无形的阻力,如同会议室窗外闷热无风的空气,沉甸甸地压了下来。

袁天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愠怒,反而在张坤话音落下时,嘴角勾起一抹极淡、却带着冷硬锋芒的弧度。他没有立刻反驳张坤,目光转向一直沉默旁观的李卫国书记。

“李书记,”袁天的声音恢复了平稳,“您怎么看?”

李卫国书记放下手中的笔,目光在袁天和张坤之间扫了一个来回,脸上看不出明显的倾向。

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县委书记特有的沉稳和权威:“袁天同志提出的方向,符合上级精神,也切中我们林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县委书记特有的沉稳和权威:“袁天同志提出的方向,符合上级精神,也切中我们林城的要害。效率、透明、创新,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他肯定了袁天的方向,这让张坤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但是,”李卫国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深邃,“张坤同志提到的困难和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

改革,从来不是请客吃饭。既要坚定方向,大胆推进,也要讲究策略,稳扎稳打,充分考虑承受能力,确保平稳过渡。”

他顿了顿,一锤定音:“这样吧,袁天同志,你牵头抓总,大胆去推。张坤同志,你经验丰富,多协助袁天同志,把好风险关、稳定关。

具体工作中,既要防止急躁冒进,也要杜绝消极应付、阳奉阴违!县委的态度是明确的,支持改革,但出了问题,板子也绝不会含糊!”

李卫国的表态,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划开了僵局。

他既给了袁天尚方宝剑,明确支持改革方向,又给张坤留了位置和台阶,强调了“协助”和“把关”的角色,更用“板子”警告了潜在的阻挠者。这是一种典型的政治平衡术。

“是,李书记。”袁天立刻应道,目光锐利地扫过全场,“方向定了,决心下了,剩下的就是一个字:干!散会!”

他率先站起身,动作干脆利落,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会议结束得如此突然,让许多还在消化李书记表态的局长们措手不及,慌忙跟着起身。

张坤也站了起来,脸上那点虚伪的笑意彻底消失,只剩下深沉的阴郁。

他深深地看了袁天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辨,有被压制的不甘,有更深沉的算计,还有一种冰冷的审视。

他没有再说什么,拿起自己的笔记本和茶杯,转身离开了会议室,背影透着一股压抑的寒意。

无形的硝烟,在会议室的残烟和散落的文件气息中,无声地弥漫开来。

袁天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他走到窗边,望着楼下大院。

几辆黑色的轿车正缓缓驶离,其中一辆,正是张坤的座驾。

阳光依旧刺眼,但袁天眼中,只有前方那条注定布满荆棘、却又必须闯过去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