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会议!!(1 / 2)

林城县人民政府的会议室,平日里就少有轻松的氛围,今日更是被一种近乎凝固的紧张感所充斥。

长方形的会议桌擦得锃亮,映照着天花板上惨白的日光灯管。

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烟味、劣质茶叶的苦涩,以及一种属于文件纸张的、略带霉味的独特气息。墙壁上悬挂的“为人民服务”标语,红底金字,在沉闷的光线下显得有些黯淡。

各局委办的头头脑脑们早已按座次落座。前排是几位副县长,张坤坐在李卫国书记(原县长)左手边第一个位置,此刻正低着头,慢条斯理地翻看着面前厚厚一叠文件,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财政局局长老钱、发改局局长孙胖子、环保局局长赵有德等人,则各自怀着心思,目光在袁天、张坤和李卫国之间小心翼翼地逡巡,偶尔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后排坐着的,是各科局的副职和办公室主任们,他们大多低眉顺眼,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但竖起的耳朵却捕捉着会议桌上每一个细微的声响。

当袁天在李卫国书记的陪同下走进会议室时,所有的窃窃私语瞬间消失,只剩下椅子挪动和轻微的咳嗽声。

袁天在主位坐下,位置正对着会议室那扇巨大的窗户,窗外是县政府大院几棵枝叶稀疏的梧桐树。

他没有立刻开口,目光沉稳地扫视全场。那目光并不凌厉,却带着一种穿透性的力量,仿佛能看透每个人心底盘算的小九九。会议室里落针可闻,连窗外的蝉鸣都显得格外聒噪。

“同志们,”袁天开口了,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瞬间压过了窗外恼人的蝉噪,也压住了会议室里弥漫的浮躁气息,“今天,是我第一次以代县长的身份主持政府工作会议。客套话不多说,时间紧迫,林城的发展,等不起,老百姓的期盼,更等不起!”

他微微停顿,目光在张坤那张毫无表情的脸上停留了半秒,随即移开,掠过财政局长老钱略显不安的脸,环保局长赵有德躲闪的眼神。

“我们林城,底子薄,基础弱,这是客观现实。但这不是我们裹足不前、墨守成规的理由!”

袁天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断,“过去那种按部就班、四平八稳的工作节奏,必须彻底改变!效率低下、流程冗长、信息壁垒、吃拿卡要……”

他一连串说出几个词,每一个都像重锤敲在在座某些人的心上,“这些顽疾,像绳索一样捆住了林城的手脚,寒了投资商的心,伤了老百姓的信任!”

“所以,”袁天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按在桌面上,目光如炬,“从今天起,县政府的工作核心,就是三个词:效率!透明!创新!”

这三个词如同一道惊雷,在沉闷的会议室里炸开。

“效率!”袁天环视众人,“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必须压缩时限,简化流程!城关镇和经开区试点的‘一站式服务’模式,运行效果有目共睹。

一个月内,我要看到这个模式在全县所有涉及企业和群众办事的窗口单位全面铺开!打破部门壁垒,砍掉一切不必要的环节!

谁再搞‘体外循环’、‘抽屉政策’,就是阻碍林城发展,就是跟全县人民过不去!”

他话音落下,会议室里一片死寂。发改局局长孙胖子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张坤。

张坤依旧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捻着文件的一角,那页纸的边缘已经被他捻得微微卷曲发毛。

“透明!”袁天的目光锐利地扫过环保局局长赵有德,“政府信息,能公开的必须公开!决策过程、项目进展、资金流向,要主动接受监督!‘数据赋能’不是口号!

城关镇利用大数据平台精准识别低保户、管理市政设施的经验,要迅速推广!我们要用数据说话,让浑水摸鱼、虚报冒领、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无所遁形!”

赵有德的脸颊肌肉不自觉地抽搐了一下,端起面前的茶杯,手却有些微抖,杯盖和杯沿发出轻微的磕碰声。

他不敢抬头看袁天,更不敢看坐在斜对面的张坤。

“创新!”袁天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指向性,“产业扶持的方向必须调整!传统产业要升级,但未来在林城,科技型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才是真正的引擎!

县里那笔沉睡的产业引导基金,必须激活!方向要明确,重点向具有核心技术、市场前景好的科技型企业倾斜!

发改、科技、财政,你们三家牵头,一周内拿出具体实施细则和首批支持企业名单!”

“啪嗒”一声轻响。财政局局长老钱面前的一支笔掉在了桌面上,他慌忙弯腰去捡,动作显得有些狼狈。

产业基金这块“肥肉”,向来是各方势力角逐的焦点,也是张坤牢牢把控的核心领域之一。袁天这记重拳,直接砸向了最核心的利益圈层。

张坤终于抬起了头。他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表情,甚至还扯动嘴角,露出一丝极其浅淡、近乎讽刺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