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黄埔铁流 > 第167章 清水江畔

第167章 清水江畔(1 / 2)

四个月的休整,如同给濒临枯竭的油灯添上了最后一滴油,让这支伤痕累累的队伍勉强恢复了一丝行动的气力。当黎明的第一缕曙光刺破黔东南群山的雾霭,红军再次踏上了征程。目标明确——向南,寻找渡过清水江的机会。

队伍的行进速度比之前慢了不少。重伤员需要担架抬运,轻伤员互相搀扶,连续的转战和营养不良让每个人的脚步都显得有些虚浮。但所有人的眼神却比以往更加坚定,穿越“鬼见愁”的经历,仿佛淬去了最后一丝侥幸与犹豫,只剩下向死而生的决绝。

刘肖走在队伍的前列,他的身体依旧疲惫,但精神却高度集中。“军事推演系统”在数据匮乏的情况下,更多地依赖于他对地形、气候和敌人心理的直觉判断。他不断地与作为前锋的程铁军、以及负责侦察的阿普小队通过人力传递保持着联系。

山林愈发茂密,道路几乎不存在,全靠苗民猎手凭借经验和古老的标记引路。空气潮湿闷热,各种不知名的蚊虫肆虐,给行军带来了额外的困扰。苏湘云和医疗队更加忙碌,轻微的伤口在这种环境下也极易恶化,金籽糊的消耗速度远超预期。

第三天下午,前方传来了消息。

“团长!找到清水江了!”一名侦察兵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报告,“江面很宽,水流湍急!阿普队长正在沿着江岸寻找可能的渡口!”

消息让队伍精神一振,终于看到了阶段性的目标。然而,紧随其后的另一个消息却让所有人的心又沉了下去。

“我们在江边发现了敌军活动的痕迹!有马蹄印,还有新鲜的灶坑!人数不少,至少是一个连,而且装备不错,不像是黔军那种杂牌!”

果然,敌人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空隙。薛岳也好,楚材也罢,显然已经预判了他们可能渡江南下的意图,提前派兵封锁了江岸。

“位置?能绕过去吗?”刘肖立刻追问。

“他们卡在了一个叫‘龙门渡’的地方,那是附近几十里内江面最窄、水流相对平缓的渡口。两边都是陡峭的山崖,很难绕行。”侦察兵的回答粉碎了绕路的幻想。

龙门渡,地名便透着一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走,去看看!”刘肖下令队伍在距离江岸数里外的一处隐蔽山谷中休息待命,自己则带着警卫班和程铁军,由侦察兵引路,悄悄摸向了江边。

穿过最后一片竹林,壮阔而险峻的清水江赫然呈现在眼前。江面宽达百余米,浑浊的江水裹挟着泥沙和断枝,奔流而下,发出沉闷的轰鸣声。对岸山峦叠嶂,云雾缭绕。而就在下游不远处,一道天然形成的石梁如同巨龙饮水般伸入江中,使得江面在此骤然收缩,水流更加湍急,漩涡处处。石梁尽头,地势稍缓,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渡口,几艘破旧的木船和竹筏被铁链锁在岸边——那里便是龙门渡。

此刻,渡口上方的高地上,清晰可见用沙包垒砌的工事,以及来回巡逻的国民党士兵身影。一挺重机枪的枪口,冷冷地对着江面和这边唯一的接近路径。对方占据了绝对的地利。

“妈的,这帮龟孙子,选的地方真刁钻!”程铁军低声骂道,“强攻的话,弟兄们就是活靶子!我们这点人,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刘肖没有说话,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对岸的敌军阵地、江流情况以及两岸的地形。渡口易守难攻,正面强渡无异于自杀。他的目光沿着江岸上下游延伸,寻找着任何一丝可能的机会。

上游,江岸更加陡峭,几无立足之地。下游,江面逐渐开阔,但水流似乎稍缓,而且……在望远镜的视野边缘,下游约五六里处,江对岸似乎有一片茂密的芦苇荡?

“看到下游那片芦苇荡了吗?”刘肖放下望远镜,指向那个方向。

程铁军和警卫班长顺着方向望去,点了点头。

“如果能有办法悄悄渡到对岸,潜入那片芦苇荡,我们就能绕到龙门渡守敌的侧后方。”刘肖的眼中闪烁着计算的光芒,“但问题是,怎么过去?我们没有船,江水这么急,泅渡风险太大,而且对岸情况不明。”

“我们可以扎木筏!”程铁军提议,“这山里竹子、木头多得是!”

“扎筏子目标太大,容易被发现。而且,需要时间。”刘肖摇头,“敌人不会给我们那么多时间。我估计,最多一两天,后面的追兵或者从其他方向调来的援军就会赶到,把我们堵死在这江边。”

气氛一时陷入僵局。天险加上敌军重兵把守,似乎断绝了所有的希望。

就在这时,一直在旁边沉默观察的阿普,突然开口了,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刘首领,还有一个地方……或许可以试试。但……非常危险,而且,只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传说,没人真正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