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像是一个由荣誉和责任编织的“金丝鸟笼”。一位年轻研究员在得知自己入选“深羿”二期时,既感到无比自豪,也对即将失去的“自由”产生了瞬间的犹豫。他的导师,一位参与了“后羿”计划的老工程师,拍了拍他的肩膀,只说了句:“小子,能在这里烦恼,是你的幸运,也是你的使命。”
陈北玄亲自与每一位核心成员进行了单独谈话,坦诚地告知了项目的极端重要性与伴随的终身责任。没有强迫,只有选择。令人动容的是,无人退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触碰的是什么,也清楚地知道,为何必须如此。
抉择四:战略的“静默播种”
与此同时,陈北玄起草的那份绝密战略评估报告,被送达了最高层级。汇报在一个无法被任何技术手段窥探的绝对安全环境中进行。陈北玄用最凝练的语言,阐述了“深羿”的突破、潜力与风险。
最高层的决策同样迅速而富有远见。没有急于将“幽灵屏障”列入某个具体的装备发展时间表,而是批准了一项名为 “静默播种” 的长期战略。
该战略要求719厂:
1. 以最高保密等级,持续推进“深羿”的受控研发,尤其是相对安全的“路径A”。
2. 开始秘密进行相关技术的人才梯队建设和基础工业能力储备,但绝不启动任何形式的工程型号研制。
3. 同步开展涉及国际法、战争伦理、军控谈判的前瞻性研究,为未来可能的技术应用提前构建规则框架。
4. 将“深羿”视为一项关乎国运的 “战略储备技术” ,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威慑。非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示人,更不首先使用。
这一定位,赋予了“深羿”项目一种超然的地位。它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如同一种深埋于国家战略土壤中的“种子”,静静等待最适合它破土而出的时机,或者,永远沉默地作为最后的底牌。
当所有这些沉重的抉择一一落定,陈北玄再次独自站在办公室的窗前。夜色深沉,厂区的灯火依旧明亮,但与以往不同,他知道,在那片光海之下,有一簇最为特殊的光芒,正被无数双警惕而坚定的手共同守护着,在规则与伦理的灯罩内,安静而执着地燃烧。
持灯者们已经做出了他们的选择。他们选择点亮灯火,同时也选择了亲手打造最坚固的灯罩,选择了背负着影子的重量前行。这条路注定孤独而漫长,但他们相信,唯有如此,当人类真正需要借助这束光穿越黑暗时,它才能照亮前路,而非引火烧身。
新的篇章,在极致的小心与坚定的探索中,缓缓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