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带来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下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表面波澜不惊,内里却暗流汹涌。陈北玄清晰地感受到了那无形中收紧的缰绳与骤然增加的压力。他知道,自己必须更快地拿出能够证明价值、并且符合“特定渠道”汇报要求的实质性成果。
单纯的构想和草图,已经不足以应对当前的局面。他需要一个具体的、具有足够技术含量和前瞻性的预研项目,作为研发中心成立后的第一个“战果”,也是他向那个更高层面展示能力和忠诚的“投名状”。
深夜,研发中心的小楼里,只有那台拼装计算机的风扇还在不知疲倦地嗡鸣。陈北玄没有在画图,而是关闭了所有程序,在一个空白的文本编辑器上,敲下了一个标题:
《关于下一代履带式通用重型装备底盘技术预研方案(内部讨论稿)》
他没有使用任何花哨的名称,但这个标题本身,已经昭示了其不凡的定位——“下一代”、“通用重型装备底盘”。这不再是“沙漠之狐”那样的改造,而是瞄准未来主战坦克、重型步兵战车等核心装备的、全新的基础平台。
在标题下方,他郑重地写下了项目代号——“麒麟”。
取义中国神话中的仁兽,象征祥瑞与卓越,寓意此底盘将成为未来陆地装备的强大基石。
他没有立刻开始撰写具体内容,而是先构建了一个极其严密的文档结构,设置了分级查看权限。核心的技术指标、关键算法、材料配方等,被标记为最高密级,只有他本人掌握。而项目的总体思路、部分外围技术参数等,则可以作为与极少数核心成员讨论的基础。
做完这些保密准备,陈北玄才开始正式勾勒“麒麟”的轮廓。
一、 设计理念:
· 高功率密度动力系统: 目标功率不低于1500马力。优先考虑紧凑型大功率柴油机,同步启动燃气轮机应用可行性研究。要求启动迅速,油耗低,可靠性高。
· 模块化装甲防护: 基础车体提供基本防护,关键部位采用可快速更换的标准化装甲模块,便于升级和维护。探索非金属复合材料、间隙装甲、主动防御系统(ApS)与基础装甲的一体化集成设计。
· 全电驱动与操控: 摒弃传统的机械传动,采用综合电传动系统。实现无级变速,提升机动性;为高能武器(如未来可能的口径电磁炮)预留充足的电力接口;简化操控,降低驾驶员负荷。
· 开放式车辆电子架构: 设计标准化的数据总线和硬件接口,便于不同功能模块(火控、通信、导航、防御)的“即插即用”和升级。预留高速数据链接口,强化战场信息共享能力。
· 高可靠性与可维护性: 采用高冗余设计,关键系统有备份。模块化设计便于野外快速更换受损部件,大幅提升战场再生能力。
二、 关键技术预研方向(最高密级):
1. 综合电传动技术: 大功率发电机、高效驱动电机、先进控制算法。
2. 新型装甲材料: 高性能陶瓷复合装甲、金属基复合材料、纳米结构钢。
3. 车辆综合信息系统(Vetronics)总线协议: 制定适用于重型装甲车辆的高速、实时、抗干扰数据总线标准。
4. 主动防御系统(ApS)探测与拦截技术: 小型相控阵雷达、高速拦截弹道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