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了电话,他站了一会儿,目光落在客厅角落的智能面板上。昨晚的wi-Fi连接记录还在:书房设备在线时长五小时四十七分钟,其中三点十五分到四点零七分持续传输大量文档数据。他已经连续一周看到这个时间点亮起的连接信号。
他知道她瞒着他什么,但他不想戳破。他只想让她往前走的时候,脚下少些坑洼。
三天后,苏雨宁正在办公室修改用户协议条款,手机震了一下。
是一封新邮件,来自“林哲助理”。
【苏小姐您好,星辰启航基金对您的社区服务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经内部评审,愿提供首期启动资金支持。附件为投资意向书,请查收。】
她盯着屏幕,手指有点抖。
点开附件,是一份正式文件,条款清晰,金额写着“50万元人民币”,出资方名称是“星启一期天使投资基金”,注册地在深圳,查不到具体股东信息。
她立刻翻出企查查,输入基金编号,页面显示“已备案,管理人为林哲资本(深圳)有限公司”。
林哲?那个昨天还和顾砚辞一起吃饭的人?
她脑子转得飞快,却又理不出头绪。如果是顾砚辞的关系,他不会不提;如果是巧合,未免太巧。
她拨通林哲助理电话,对方态度礼貌但守口如瓶:“出资方要求匿名,我们仅作通道。他们看过方案,认为逻辑扎实,值得一试。”
“他们……真的看完了全部资料?”
“不仅看了,还批注了三页优化建议,附在补充材料里。”
她翻开邮件附件夹层,果然有份pdF,密密麻麻写着技术架构调整建议,甚至提到她没公开的算法迭代方向。
那一刻,她眼眶突然发热。
不是因为钱到了,而是因为她知道,有人认真读了她写下的每一个字,看懂了她想做的事,并愿意为此押注。
下班回家的路上,她没像往常一样直奔书房。她在小区花园停了会儿,抬头看天。城市灯光模糊了星空,但她还是仰着脸,站了很久。
钥匙插进锁孔时,屋里已经亮了灯。顾砚辞坐在沙发上看财经新闻,听见声音抬头看了她一眼。
“今天怎么没直接工作?”他问。
“走累了。”她说,把包放在玄关柜上。
他“嗯”了一声,继续看新闻。但她经过客厅时,听见他低声说了句:“值得被相信的事,总会有人看见。”
她脚步顿了顿,没回头。
晚上九点,她坐在书桌前,重新打开电脑。桌面背景是一张空白城市地图,她新建了个文件夹,命名为“宁光·第一站”。
鼠标悬停在“确认创建”上,她停了几秒,然后点了下去。
文件夹生成的瞬间,她听见客厅传来一声极轻的响动,像是有人放下茶杯。
她没出去,也没说话。
只是把椅子往前拉了拉,打开了计划书的最新版本。
窗外,城市的灯火依旧亮着。
她敲下第一行字:【用户注册流程优化——基于匿名投资方建议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