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点四十五分,一笔两千手的巨额卖单突然出现,将股价从三十九点二元瞬间砸至三十八点五元,涨幅收窄至百分之七。
“是哪个账户?”韩风的声音依然平静。
“查到了,是华福证券深圳深南大道营业部的席位,应该是某个游资在获利了结。”
韩风快速计算着:“不要硬抗,让股价在三十八点五元至三十八点八元之间震荡。这个游资持仓量不大,等他们出完货再说。”
在资本市场上,不同的资金有着不同的操作风格。游资通常偏好短线,获利了结是常态。与其与他们硬碰硬,不如顺势而为,借机完成一次洗盘。
果然,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该游资持续出货,但韩风团队在下方承接有力,股价始终没有跌破三十八点五元的支撑位。下午两点半,该游资的出货接近尾声,股价开始重新走强。
“是时候了,”韩风看准时机,“启动第三波拉升,今天收盘必须站稳四十元。”
最后的冲锋号角吹响。韩风动用了剩下的所有账户,采取梯形买入法,在每一个价位都挂出适量的买单,形成多层次的买盘支撑。股价如同坐上火箭,四十分钟内从三十八点八元一路飙升至四十点二元,最终收于四十点一元,全天大涨百分之十一点七,成交量创下三个月新高。
收盘后,交易室里响起一阵轻松的交谈声。首日主升浪大获成功,股价突破关键阻力位,成交量配合完美,市场人气被彻底激活。
但韩风知道,这只是开始。他立即召集团队开会,部署接下来的操作。
“今天只是第一波,接下来需要巩固战果。”韩风在白板上画着示意图,“明天很可能会有获利回吐的压力,我们要做好迎接调整的准备。”
沈韵提出疑问:“如果明天调整过深,会不会破坏刚刚建立起来的多头趋势?”
“所以我们要控制调整的幅度,”韩风答道,“明天开盘很可能低开,我们要在三十九元附近设置强力支撑。调整是好事,可以洗掉不坚定的持股者,为下一波拉升积蓄能量。”
正如韩风所料,第二天星耀科技低开百分之一点五,随后震荡下行,最低触及三十九点一元。但在该价位,韩风团队预设的买盘开始发挥作用,股价逐渐企稳回升,最终收于三十九点八元,仅微跌百分之零点七。这根缩量的小阴线,在技术分析上被称为“空中加油”,是上涨过程中的健康调整。
第三天,韩风启动了主升浪的第二阶段。
这一次,他改变了策略。不再采用稳步推升的方式,而是选择了更为凌厉的逼空手法。
开盘即用大单高开,随后连续横扫卖盘,股价在上午十点就突破了四十一元。这种强势表现彻底点燃了市场热情,追涨资金如潮水般涌入。
“舆论配合跟上,”韩风在盘中指示,“让那些自媒体开始讨论星耀科技的估值重估。”
很快,股票论坛和微信群里开始流传各种分析文章,有的对比同业公司估值,认为星耀科技至少被低估百分之五十;有的挖掘公司新技术的发展前景,预测未来业绩将爆发式增长;更有甚者,开始讨论星耀科技是否可能成为集成传感与通信领域的龙头。
在舆论与资金的双重推动下,星耀科技的股价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势如破竹,连续突破四十二元、四十三元、四十四元三个整数关口,最终在周五收盘于四十五点六元,较启动前上涨超过百分之三十。
周五收盘后,韩风独自留在交易室,回顾这一周来的操作。主升浪的制造堪称完美,每一个步骤都按照计划执行,市场反应甚至比预期还要好。但他知道,最困难的部分即将到来——如何在顶部区域顺利出货,将账面利润转化为真金白银。
他打开星耀科技的周K线图,那一根涨幅超过百分之三十的长阳线格外醒目。在普通投资者眼中,这是财富的象征;但在韩风眼中,这却是一把双刃剑。涨幅越大,未来的抛压就越重;热情越高,崩塌时的杀伤力就越强。
窗外,华灯初上,上海的夜色一如既往地迷人。韩风站在落地窗前,目光深邃。主升浪已经制造完成,接下来,他将要导演这场资本大戏的最后一幕——派发。而这一幕,往往是最考验操盘手智慧的。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王哲的电话:“王总,下周可以开始释放那个并购消息了。”
电话那头传来王哲兴奋的声音:“好的韩总!市场反应太好了,我们是不是...”
“按计划进行。”韩风打断他,语气冷静如常,“记住,过犹不及。”
挂断电话,韩风的嘴角微微扬起。资本的舞台上,从来都不缺少疯狂的舞者,而他要做的,是在狂欢达到顶峰时,悄然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