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科技的股价在三十五元附近已经横盘整理了七个交易日,如同一张拉满的弓,蓄势待发。韩风站在交易室的中央,十二块屏幕上同时显示着星耀科技的分时图、K线图、资金流向和板块热度。整个团队屏息凝神,等待着他的一声令下。
“各项指标都已经到位,”赵浙远的声音打破了沉寂,“换手充分,浮筹清洗完毕,板块热度开始上升。”
沈韵补充道:“媒体方面的铺垫也已完成,三家财经媒体将在明天刊发深度报道,重点介绍集成传感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
韩风的目光扫过屏幕上的每一个数据,脑海中飞速计算着。主升浪的启动,是整个坐庄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既要制造出强势突破的技术形态,又要控制好节奏,避免过早消耗做多动能。这就像烹饪一道大餐,火候的掌握至关重要。
“明天九点十五分集合竞价,用三号、七号和十二号账户,分别挂出五百手买单,将开盘价定在三十六元。”韩风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高开百分之二点八,既显示强势,又不会太过突兀。”
第二天早晨,星耀科技如计划高开,瞬间吸引了市场的目光。开盘后五分钟,股价在三十六元附近小幅震荡,韩风并不急于拉升,而是让市场先消化这个高开缺口。
“注意盘口变化,”韩风紧盯着买卖挂单,“如果有大单砸盘,立即吃掉,不要给空头任何机会。”
果然,五分钟后,一笔八百手的卖单突然出现,将股价从三十六元砸至三十五点七元。
“是鑫达投资的账户,”赵浙远迅速识别出卖单来源,“他们不是答应锁仓吗?”
韩风冷笑:“何明这个老狐狸,想试探我们的实力。吃掉它,用五号和九号账户,挂一千手买单,直接把价格拉回到三十六点二元。”
命令执行,盘面上突然出现一笔四位数的买单,不仅吞掉了所有卖盘,还将股价推高至开盘价之上。这个强势回应立刻引发了跟风买盘,成交量温和放大。
“第一波试探结束,”韩风满意地点头,“现在开始缓慢推升,每五分钟上涨零点五个百分点,让市场逐渐适应这个节奏。”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星耀科技的股价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稳稳托起,沿着四十五度角的斜率稳步上升。成交量持续放大,但并非巨量,显示筹码锁定良好。到了十点半,股价已经触及三十七元,涨幅超过百分之五。
这时,韩风预埋的第一颗棋子开始发挥作用。
一家知名财经网站首页出现了题为《集成传感与通信技术迎来爆发期,星耀科技或成最大赢家》的报道。文章引用了多家研究机构的数据,预测该技术在未来三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超过百分之三十,并特别提到星耀科技在该领域的技术储备。
“报道效果很好,”沈韵监控着网络舆情,“已经有多个股票论坛转载,投资者讨论热度上升。”
韩风看了一眼时间:“让王哲那边发布与合作研究所的联合公告,时间定在十点四十五分。”
十点四十五分整,星耀科技发布公告,宣布与中科院某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新一代集成传感芯片。公告用词谨慎,但业内人士都能看出其中的含金量。
市场反应立竿见影。公告发布后三分钟,星耀科技股价直线拉升,一口气突破三十八元整数关口,涨幅扩大至百分之八。
“跟风盘开始大量涌入,”赵浙远报告,“目前净流入已经超过三千万。”
韩风仔细观察着盘面:“速度有点快,在三十八点五元附近压一压,让股价在这个位置震荡半小时。”
主力资金的精妙之处在于懂得何时该进,何时该停。过于急促的拉升会引发获利盘的大量涌出,反而得不偿失。在三十八点五元附近构筑一个平台,既能让早期进场者有机会获利了结,也能让新的资金在这个相对高位完成换手。
果然,股价在三十八点五元附近震荡了约四十分钟,成交量保持活跃但并未异常放大,显示市场对这个价位接受度良好。
下午一点,股市重新开盘。韩风启动了第二波拉升。
“用十五号至二十号账户,每账户挂二百手买单,将股价推至三十九元。”韩风下令,“注意节奏,要呈现出放量突破的技术形态。”
交易员们精准执行指令。盘面上,连续的中等规模买单开始出现,股价稳步推升,在一点二十分成功突破三十九元。这个突破立刻引发了技术派投资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追涨。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