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股市悟道:十年投资路 > 第258章 高位的“价值投资”故事

第258章 高位的“价值投资”故事(1 / 2)

星耀科技的股价稳稳站在四十五元上方,周线图上那根涨幅超过百分之三十的长阳线如同一面胜利的旗帜。然而在环球金融中心五十八层的交易室里,气氛却与市场的狂热形成微妙反差。韩风站在十二块屏幕前,目光冷静地扫过星耀科技的分时图,那上面每一笔成交都在诉说着一个正在发酵的市场狂热。

“散户参与度达到百分之六十五,机构持股下降至百分之二十五,我们的持仓维持在百分之十六。”赵浙远汇报着最新数据,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市场已经完全被情绪驱动,基本面已经无法解释这个估值。”

沈韵将一份刚打印出来的研报放在桌上:“华鑫证券刚刚将星耀科技的目标价上调至六十元,理由是公司在集成传感与通信领域的龙头地位和未来业绩爆发潜力。”

韩风轻轻挑眉,拿起那份装帧精美的研究报告。封面上的星耀科技LOGO熠熠生辉,内页密密麻麻的数据图表和行业分析,无不指向一个结论——这是一家被严重低估的科技龙头。

“林静这次写得比上次还要用心。”韩风翻看着报告,唇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她甚至为星耀科技创造了一个新的估值模型,将未来五年的预期收益都折现了。”

“问题是,市场真的相信这个故事吗?”沈韵问道。

“相不相信不重要,”韩风放下报告,“重要的是,他们必须表现得像是相信了。”

当天下午,韩风在罗斯福公馆安排了一场小范围的机构交流会。受邀的包括八家公募基金、三家保险资管和五家私募基金的投资总监,这些都是市场上最具影响力的资金方。

会议室里,王哲穿着精心剪裁的西装,站在投影幕布前侃侃而谈。他不再是那个为现金流发愁的创业者,而是化身为科技产业的领军者。

“传统的传感与通信是分离的,就像人的感官和语言是分开的两个系统。”王哲用精心设计的比喻开场,“而我们的技术,实现了传感与通信的一体化,这就像是给机器赋予了第六感。”

台下,投资人们或认真记录,或若有所思地点头。韩风坐在角落,默默观察着每个人的反应。

“根据我们的测算,仅智能网联汽车一个领域,未来五年对集成传感与通信芯片的需求就将达到每年百亿规模。”王哲切换着PPT页面,上面是各种市场预测数据和产品路线图,“而星耀科技,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

在提问环节,一位公募基金的投资总监直指核心:“王总,贵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请问何时能够实现盈利?另外,公司的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是否合理?”

王哲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说辞应答:“亏损是科技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常态,重要的是我们在正确的赛道上。至于研发投入资本化,这正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技术商业化充满信心。”

交流会结束后,韩风注意到几位投资总监围着王哲继续讨论,气氛热烈。他微微一笑,知道这场“价值投资”的戏码已经成功了一半。

当晚,韩风在公馆的私人包间里宴请了两位关键人物——泰康资管的投资总监张宇和华夏基金的股票投资部总经理李峰。这两人管理的资金规模合计超过千亿,他们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整个机构圈的判断。

“星耀科技的故事,二位觉得如何?”韩风举杯,语气轻松自然。

张宇抿了一口红酒,谨慎地说道:“故事很动人,但估值已经不便宜了。四十五元的股价,对应市销率已经达到二十倍,这在科技股中也属于偏高区间。”

“如果只看传统的估值指标,确实不便宜。”韩风放下酒杯,身体微微前倾,“但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特斯拉在连续亏损十几年间,市值能够突破万亿?”

李峰若有所思:“市场在看未来。”

“没错。”韩风点头,“集成传感与通信,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技术升级,而是一场产业革命。未来,从智能家居到工业互联网,从自动驾驶到智慧城市,每一个需要感知和通信的场景,都是星耀科技的战场。”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个观点充分沉淀,然后继续说道:“在这个战场上,星耀不是参与者,而是规则的制定者。这样的企业,该用什么样的估值模型?”

张宇和李峰交换了一个眼神。韩风知道,他们已经开始动摇。

“更重要的是,”韩风压低声音,“下周,星耀将宣布与德国博世的战略合作。下个月,公司将发布新一代芯片样品。这些,都还没有反映在当前的股价中。”

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暗示,既给出了未来的想象空间,又不会构成内幕信息泄露。